艺术与传媒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doc

艺术与传媒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doc

ID:59402461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28

艺术与传媒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doc_第1页
艺术与传媒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doc_第2页
艺术与传媒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doc_第3页
艺术与传媒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doc_第4页
艺术与传媒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艺术与传媒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艺术与传媒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艺术与传媒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一、专业群建设的基本状态钟山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成立于1999年。现建有艺术与传媒专业群,下设艺术传媒系、环境设计系,开设艺术设计(数字媒体、动漫设计与制作、平面、产品造型、装饰、化妆与美容)、环境艺术设计(室内、景观园林)、影视广告、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四个专业共八个培养方向。办学十四年来,明确了“办学者的责任就是要提高就业者的竞争力”的高职教育理念,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就业工作领导,大力提高教师素质,狠抓校内

2、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实行“多证制"教育,形成了办学理念新、培养方向明、机制保障全、专业适应强、教学方法活、学习成绩好的办学特色,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副教授、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等共10余人,专任教师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达90%以上,“双师”教师比例达86%。建成普通高等教育“^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江苏省精品教材2部、精品课程1门。学院校企合作、行业融通。学院同行业、企业密切合作,邀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专业、课程和条件建设,引进著名厂商和行业职业资格证书;校内

3、设立工作室,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助推学生实践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竞争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学生获国家外观发明专利4项,获评省级团队优秀毕业设计4个。有数百人在教育部高职高专艺术设计教指委毕业设计作品大赛、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奖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建筑艺术“青年设计师奖"等全国及省内各类大赛中获金奖等奖项。学院条件建设成效明显。院内建有各类实验室25间;建有南京装饰联合总公司、深圳丝路数字视觉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等20余家校外实训基地,为江苏省数十个行业协会团体会员单位。成绩背后,问题并

4、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标志性教学成果尚不多;2、校内实训条件模拟仿真程度较低;3、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4、校外实训基地作用发挥不够;5、系(部)工作有待加强;6、专业间生源分布不均。二、专业群市场需求与建设定位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FI常审美已成常态,艺术与传媒设计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人们生活发展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专业设计人才却偏少。因此,抓住机遇,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艺术与传媒设计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艺术类系科的当务之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专业设置力求适应江

5、苏省,从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紧贴市场,适应行业,符合岗位,强调“宽专业、重能力、强实践”的培养方针,致力实现学生的“一专多能”和高质量、高水平就业。在课程设置上,模糊专业界限,注重艺术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特点,将重点的主干课程面向各专业方向开设,适应岗位群不同的技能需求。三、专业群建设规划的具体内容1、坚持高技能、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从本专业群的实际出发,坚持高技能、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本着“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协调发展'’的原则,准确分析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发展实际,准确把握各专业潜在发展方向,积极有

6、效拓展专业群的生存发展空间,强化专业群特色。严格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强化“宽专业、重能力、强实践”的培养方针,构建起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能满足学生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之需,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且时代特征强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2、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建成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及时将前沿新成果、新技术带进课堂,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专业课突出实用性、实践性,着眼于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专门人才;实践

7、课则以学技术、提能力为原则,增加综合性、真实性、创造性内容,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确保专业发展的社会属性、企业属性和就业属性。以现代服务业为依托,倡导“创新与技能并重”的教学理念。在课程设置方面,减少传统课程教学的课时数,精选专业基础课程,适当减少必修课门数,增加选修课比例,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组建课程建设团队,开发建设课程模块。通过课程模块的开发建设和学分制的试行,学生可在各专业课程模块间自由选课(选模块),打破专业壁垒,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广泛。充分体现出新体系的灵活度与自由度。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强化教学效果

8、。采取激励性教学、启发式教学、趣味式教学等手段,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竞赛式教学为载体,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设计竞赛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同时要针对不同职业岗位的具体实践要求,组织行业专家、骨干教师编写专业课程教材,选用最新的优质高职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