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ppt课件.ppt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ppt课件.ppt

ID:59421041

大小:5.30 MB

页数:50页

时间:2020-09-19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ppt课件.ppt_第1页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ppt课件.ppt_第2页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ppt课件.ppt_第3页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ppt课件.ppt_第4页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浙大一院郭仁勇二、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评估一、D-二聚体的检测现状和标准化问题D-二聚体是体内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水解的标志性产物,它的生成和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D-二聚体的产生D-二聚体反映出的特异性并非指在某一种特定的具体疾病中的表现,而是针对有凝血和纤溶过程的这一大类疾病的共同病理特点。D-二聚体的出现是血管壁纤维蛋白沉淀的标志,并与继发性纤溶亢进相关联,此过程可能发生在受损血管壁修复过程中或血栓形成的局部。凝血机制图IIa促进FIB形成纤维蛋白凝块IIa活化FⅪ、Ⅸ、Ⅷ,使凝血效应持续放大IIa活化血小板凝血酶是临床抗凝主要

2、目标纤溶系统激活D-二聚体的形成D-二聚体的检测免疫比浊法自动化90年代末ELISA分析法、乳胶增强型免疫分析法90年代Rylatt等报道乳胶凝集法单克隆抗体(DD-3B6/22)1983年Gaffney首先提出D-Dimer检测1972年8D-二聚体片段的异源性循环体内D-二聚体不是一个结构简单均一的物质,是含有D-D结构的大小不同片段的混合物。D-二聚体检测的应用现状各品牌试剂中抗D-二聚体的单克隆抗体是针对不同分子量的纤维蛋白降解片段制备的(抗原位点不同)。各试剂中单克隆抗体,针对的只是含相应抗原位点D-二聚体,检测同一标本时敏感性显著不同。病理状态中D-二聚体类型多样,某

3、一种试剂不能检测降解片段的全部。目前,>30种检测方法(20余种单克隆抗体)被应用于临床,不同试剂间差异非常显著。D-二聚体检测标准化问题D-D片段的异源性,抗体对D-D不同片段亲和力不同。生产厂家单抗的多样性乳胶颗粒大小不等,结合单抗能力有差异,反应后吸光特性不同。不同的试剂有不同的干扰情况。10无统一的国际标准参考区间和Cutoff值参考区间:<0.550mg/LFEU,反映的是当地健康人群D-二聚体的水平。Cutoff值:0.500mg/LFEU,用来排除DVT和PE,而不是用来区分健康人群和非健康人群。妊娠女性、65岁以上老年人等应重新建立参考区间和cutoff值。美国临

4、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H59-P推荐指南二、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评估13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早期排除诊断)DIC的早期诊断和动态监测外科手术后的血栓监测溶栓治疗评估及血栓复发的监测恶性肿瘤、白血病的早期识别、血栓监测心血管疾病病情评估(心力衰竭、房颤、心梗心绞痛等)妊高症、先兆子痫的监测肝脏疾病(重症肝炎、肝硬化)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肾移植术后)脑梗死鉴别和治疗监测静脉血栓栓塞症(VTE)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固,使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约占2/3)肺栓塞(PE)(约占1/3)一种疾病的两个阶段血栓形成

5、风险介入科血管外科呼吸科ICU普通外科老年科肿瘤科骨科内分泌神经科肾病科儿科妇产科血栓动脉及静脉外科和内科心脏科神经外科血液科泌尿外科创伤外科心胸外科血栓与疾病VTE发生危险因素VTE诊断存在问题静脉血栓的发病机制涉及血管、血小板、凝血、抗凝、纤溶多个系统,又涉及不同年龄、性别、血型、种族人群的差异,尚无单一、确切的实验室指标和标准。VTE诊断策略VTE诊断没有简单、廉价、非侵入性、准确的检查方法。首发DVT诊断倾向于临床评分、D-二聚体检测及超声检查联合应用。D-二聚体不能单独作为排查DVT和PE的指标,必须结合验前概率,综合判断。DVT的临床预测规则(wells评分)DVT排

6、除诊断流程21PE的临床预测规则(wells评分)PE排除诊断流程24D-二聚体和VTE明确0.5mg/LFEU作为cutoff值被FDA,EHA,ICTH和日本病理学会接受循证医学证实其VTE的排除性诊断价值,在抗凝治疗停止后发生的VTE诊断中有意义。当PTP评估为低、中风险,D-二聚体检测为阴性(<0.5mg/LFEU,即可排除DVT和PE,无需再做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D-二聚体>0.5mg/LFEU,不能排除静脉栓塞性疾病,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评估血栓性疾病的风险。D-二聚体和VTED-二聚体用于PE和DVT的排除诊断,敏感性高,监测时机越早,生存率越高。既往血栓患

7、者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新近发生血栓的患者水平,小血栓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大血栓。因此,有一些时间较长的小血栓会出现亚临床表现或阴性的D-二聚体结果。D-二聚体对远端血栓和无症状VTE的敏感性相对较低。通过美国FDA验证(FDA510K)D-二聚体的cutoff问题在老年人群,由于有利于血栓形成的因素增多,血浆D-二聚体水平普遍增高。妊娠期,由于生理性高凝状态持续存在于整个周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普遍高于500ng/ml。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进行性加重,贯穿整个病程,各类型癌症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