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汽车及发动机制造工艺学复习题.doc

西华大学汽车及发动机制造工艺学复习题.doc

ID:59437839

大小:1.09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19

西华大学汽车及发动机制造工艺学复习题.doc_第1页
西华大学汽车及发动机制造工艺学复习题.doc_第2页
西华大学汽车及发动机制造工艺学复习题.doc_第3页
西华大学汽车及发动机制造工艺学复习题.doc_第4页
西华大学汽车及发动机制造工艺学复习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华大学汽车及发动机制造工艺学复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常见工件地位方式以平面定位,以内孔定位,以外圆定位,以两孔一面定位2.夹紧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做用点3.尺寸链的三个特征:封闭性关联性至少由2个或以上的尺寸组成4.单件时间定包括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准备与终结时间5.制造自动化技术发展过程分为:刚性自动化,数控加工,柔性制造,计算机集成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新的制造自动化模式6.工件尺寸的获得方法有试切法,定尺寸道具法,调整法,自动控制法工件形状的获得方法有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5.主要的工艺文件有工艺过程卡,工序卡,调整卡,检验卡6.零

2、件加工精度有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位置精度7.CIMS是由四大功能分系统和两个支撑分系统构成。四大功能分系统为:赶礼信息分系统,技术信息分系统,制造自动化分系统,质量信息分系统;两个支撑系统:计算机网络分系统,工程数据库系统。1、经济精度:指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所能打到的公差等级2、工序: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设备上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零件所连续完成一部分加工过程。3、过定位:定位系统中出现一个自由度同事被两个以上的定位原件限制4、加工原理误差:由于采用近似的加工方法、近似形状的刀具、近似的传动比代替理论的加工方法、刀具、传动

3、比进行加工锁带来的加工误差。5、完全互换装配法:在装配时,各配合零件不经选择,调整或修理即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6、基准:用来确定工件(零件)上几何要素间的集合关系锁依据的那些点、线、面。7、欠定位:工件的第一类自由度(包括数量和方向)没有得到全部限制。8、加工余量: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为了活动某一表面所要求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必须从该零件的毛坯表面上切除多余的金属层厚度。9、时间定额:每一个生产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条件,对每一种零件生产的每一道工序都规定了所耗费的时间。10、修配装配法在装配时修去指定零件上预留的修配量以打

4、到装配精度的方法。11、定位误差:弓箭的工序基准沿工序尺寸方向上发生的最大偏移量。1、简述汽车生产工艺过程工艺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所谓工艺过程,就是改变原料或毛坯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材料性能,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那部分生产过程,它包括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和装配等工艺过程。。铸造和锻造工艺过程统称为毛坯制造工艺过程。在这一工艺过程中,原材料经过铸造或锻造而成为满足设计技术要求、具有特定外形形状的主见或锻件。在紧接下来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借助于不同形式的加工方法和不同性能的加工设备,毛坯按一定顺

5、序一次通过各道工序,改变形状、尺寸、相互位置关系,成为满足设计图样要求的零件。而这些被加工好的、合格的零件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装配起来,就成了具有一定功能的部件、分总成和汽车,这一环节成为装配工艺过程。2、简述误差复映规律如在车窗上加工具有偏心或其他形状误差的毛坯。毛坯转一转时,背吃刀量从最小值增加至最大值,然后在降至最小值,切削力也相应地由最小增加到最大,又减至最小。这时,工艺系统各不见也相应地产生弹性压移,切削力大时弹性压移小,所以偏心毛坯加工后所得到的表面任然是偏心的,即毛坯误差被复映下来,只不过误差减小了,这就是误差复

6、映规律3、简述工序安排加工阶段划分原因保证加工质量合理使用机床设备方便安排热处理工序和及时发现毛坯缺陷4、简述完全互换装配法的特点可保证零部件的互换性,便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备件供应方便;装配工作简单、经济、生产率高;便于组织流水装配及自动化装配,对装配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易于扩大再生产。5、简述表面质量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值小,零件接触面积增加,压强小,可减小磨损的速度,这意味着减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可提高零件的耐磨性,即延长了两件的使用寿命。但对耐磨性来说,并不是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越好,在一定摩擦条件下,两件表面有一个

7、最合适的表面粗糙度值,一般由试验确定。零件表面层的硬化程度和硬化深度,也低耐磨性有影响。因为表面层显微硬度的提高,增加了表面层的接触刚度,减小了摩擦表面发生的变形的可能性和金属咬合的现象。但也不是硬化程度越高,耐磨性越好,在过度硬化时会使金属表面变脆,甚至发生剥落。6、简述汽车生产过程P17、简述影响零件加工精度的因素工艺系统的原有误差主要有原理误差、机床误差、夹具误差、安装误差、刀具误差、测量误差、调整误差等加工过程中的误差主要有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受热变形、磨损和残余应力变形等2、简述工序集中特点每道工序所包含的加工内容

8、较多,工序数目少,工艺线路短;减少了零件装夹次数,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多个表面的加工,全面提高了两件生产加工的劳动生产率;减少了工序间的运输,减少了生产设备数量,有利于使用高生产率的先进技术和专用设备,从而减少了生产工人的数量和生产占用的面积。但工序集中,使设备、工艺装备更加复杂,投资可能更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