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坤湖湿地水域面积动态变化探究

巴里坤湖湿地水域面积动态变化探究

ID:5946224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9

巴里坤湖湿地水域面积动态变化探究_第1页
巴里坤湖湿地水域面积动态变化探究_第2页
巴里坤湖湿地水域面积动态变化探究_第3页
巴里坤湖湿地水域面积动态变化探究_第4页
巴里坤湖湿地水域面积动态变化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巴里坤湖湿地水域面积动态变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巴里坤湖湿地水域面积动态变化探究  【摘要】为促进干旱区湖泊的可持续发展,选取1991、2001、2010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IandsatTM/ETM),通过几何校正等预处理,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对巴里坤湖区面积进行水体判识与水域面积计算,探讨湖泊动态变化状况。结果表明,巴里坤湖总水域面积在1991年为97.47km2,2001年湖泊面积为45.65km2,2010年36.18km2,湖泊水域面积萎缩,是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关键词】动态变化;气象因素;巴里坤湖6在内陆干旱地区,湖泊是水、土壤和生物等生态要素在空间结构上的有机耦合系统,是几大圈层相互联系的纽带和营养物质的

2、交汇场所,也是地球上能流和物流最活跃的场所,同时是维系绿洲存在的决定性因素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条件,也是防止土地沙漠化进程的主要屏障[1-5],往往决定着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和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湖泊萎缩、湖水污染及富营养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湖泊环境问题[6]。巴里坤湖水域干缩、湖区旱化和人类活动频繁严重影响了该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湖盆周围的植被退化严重,不但破坏了湖区的生态环境,而且影响到湖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湖泊水域面积和气象因素的动态变化,对于制定湖泊资源保护政策与合理开发湖泊资源以及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7-9]。1.研究区概况

3、及数据收集1.1研究区概况巴里坤湖(43°36′-43°43′N,92°43′-92°51′E)位于天山东段巴里坤山与北部莫钦乌拉山之间的巴里坤盆地内,东距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城约18km(图1)。巴里坤湖为盆地中的封闭性咸水湖,海拔1580m,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巴里坤山北坡和北山南坡,年径流量小,流程短促,主要依靠山地冰川和积雪融水进行补给。巴里坤湖地区奇特的地形地貌,可以说是新疆地形特征的一个缩影。其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为202mm,而年蒸发量高达1638mm。湖内盛产芒硝矿、盐田且湖水中长有被称为“软黄金”的水生生物卤虫(丰年虫),均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1.2数据来源本

4、研究使用遥感影像和GoogleEarth地形图两类信息源。遥感影像来源于美国地质勘探局(http://glovis.usgs.gov/),空间分辨率均为30m的LandsatTM影像(1991年8月4日)、Landsat6ETM+影像(2001年9月24日)和LandsatTM影像(2010年9月25日)。研究区域上空无云层覆盖,影像质量良好。在正常年份,该研究区湖泊的最高水位出现在7-8月份,但多年进出湖水量基本平衡,水位变化非常平缓,水位的年平均变幅和多年平均变幅都较小,因此选用的资料,能够反映本研究区主要湖泊的水域动态变化。2.分析与讨论2.1遥感影像分析巴里坤湖总水域面积在199

5、1年为97.47km2,年蒸发约1.86×103m3,年均降水量为191.2mm;周边汇入的暴雨径流约5×105m3[9],小于维持这一面积需要的蒸发水量(见图2);1996年在巴里坤湖心修建人工土坝,将巴里坤湖分成东湖和西湖,西湖湖面面积43km2,东湖湖面面积53km2,随着汇入东、西湖水量的减少,东湖湖面面积在2001年为45.65km2,比1991年缩小了51.82km2,而到2010年,巴里坤湖水域面积仅剩36.18km2,比1991年缩小了61.29km2(见图3与图4)。因此,从遥感影像资料可以看出巴里坤湖水域面积在1981年来的近20年时间里总体呈现非常明显的干缩趋势。3

6、.结论与讨论3.1结论6近20a来,巴里坤湖地区年平均温度呈现出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巴里坤湖水量的主要补给源是西黑沟、东黑沟、红山口沟及柳条河等较大河流,年径流量为5.785×107m3[9],年均气温持续上升的直接结果是冰雪融水量增加和冰川消退,1981-2010年的气候倾向率为10.41℃·(10a)-1,1991年之后4年年均气温有所下降,此时年降水量有所增加,而1991-2001年湖泊面积干缩最为剧烈的时期,随着巴里坤湖流域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大量地开辟农田、破坏林地等活动,使巴里坤湖日趋干缩,并不断加速。大面积草场被开发为“耕地”。加之在各条河流上修建水库、不断截流和抽取

7、地下水,使得最终汇入巴里坤湖的地表、地下水补给大量减少,导致巴里坤湖湿地面积持续萎缩,到2010年仅剩约36.18km2。过量的放牧和矿产资源开发,也加速了湖区水域面积的减少。为增加芒硝矿产量,1996年在巴里坤湖中心工修建土坝将巴里坤湖分成东湖和西湖,东湖湖面面积仅剩37km2,西湖已基本干涸[9]。通过对1991-2010年近20年研究区气象资料的总体分析,发现巴里坤湖水域面积的变化一方面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人为因素的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