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电化学热力学.docx

第2章-电化学热力学.docx

ID:59463349

大小:201.03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11-02

第2章-电化学热力学.docx_第1页
第2章-电化学热力学.docx_第2页
第2章-电化学热力学.docx_第3页
第2章-电化学热力学.docx_第4页
第2章-电化学热力学.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章-电化学热力学.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章电化学热力学2.1相间电位和电极电位2.1.1相间电位两相接触时,荷电粒子(含偶极子)在界面层中的非均匀分布使两相界面层中存在电位差,这种电位差称为相间电位。引起相间电位的可能有以下四种情形:(a)带电粒子在两相间的转移或利用外电源向界面两侧充电使两相中出现剩余电荷,形成“双电层”。(b)阴、阳离子在界面层中吸附量不同,使界面与相本体中出现等值反号电荷.在界面的溶液一侧形成吸附双电层。(c)溶液中极性分子在界面溶液一侧定向排列,形成偶极子层。(d)金属表面因各种短程力作用而形成的表面电位差。在电化学体系,离子双电层是相间电位的主要来源,同一种粒子在不同相中所具有的能

2、量状态是不同的,当两相接触时,该粒子就会自发地从高能态相向低能态相转移。对于不带电的粒子i相间稳态分布的条件是△GiA→B=μiB-μiA=0即该粒子在两相中的化学位相等,μiB-μiA对于带电粒子来说,在两相间转移时,除了引起化学能的变化外,还有随电荷转移所引起的电能变化。假设孤立相M是一个由良导体组成的球体,因而球体所带的电荷全部均匀分布在球面上。(1)将单位正电荷e从无穷远处移至离良导体球M104~10-5cm处时所做的功W1,电荷与球体之间只有长程力(库仑力)作用,称为M相(球体)的外电位,用ψ表示,有:W1=ψ(2)从10-4~10-5cm处越过表面层到达M相内

3、界面短程力做电功称为M的表面电位χ:W2=χ(3)克服物相M与试验电荷之间短程力所作的化学功:W化=μ对于单位正电荷情况:任一相的表面层中,由于界面上的短程力场(范德瓦耳斯力、共价键力等)引起原子或分子偶极化并定向排列,使表面层成为一层偶极子层。单位正电荷穿越该偶极子层所作的电功称为M相的表面电位χ。所以将一个单位正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入M相所作的电功是外电位ψ与表面电位χ之和,即Φ=ψ+χФ称为M相的内电位。如果进入M相的不是单位正电荷,而是1摩尔的带电粒子,则其化学功等于该粒子在M相中的化学位μi。若该粒子荷电量为ne0,则1摩尔粒子所作的电功为nFΦ。因此,将1摩尔带电

4、粒子移入M相所引起的全部能量变化为:μi+nFΦ=μi对于两个互相接触的相来说,带电离子在相间转移时,建立相间平衡的条件就是带电粒子在两相中的电化学位相等。即:μiA=μiB同样道理,对离子的吸附、偶极子的定向排列等情形,在建立相间平衡之后,这些粒子在界面层和该相内部的电化学位也是相等的。2.1.2金属接触电位当两种金属相互接触时,由于电子逸出功不等,相互逸入的电子数目不相等,因此在界面层形成了双电层结构:在电子逸出功高的金属相一侧电子过剩,带负电;在电子逸出功低的金属相一侧电子缺乏,带正电;这一相间双电层的电位差就是金属接触电位。2.1.3电极电位电极体系中,两类导体界

5、面所形成的相间电位,即电极材料和离子导体(溶液)的内电位差称为电极电位。电极电位的形成主要决定于界面层中离子双电层的形成。2.1.4绝对电位和相对电位1.绝对点位与相对电位的概念电极电位就是金属(电子导电相)和溶液(离子导电相)之间的内电位差,其数值为电极的绝对电位。处理电化学问题时,绝对电位并不重要,有用的是绝对点位的变化值,如果选择一个电极电位不变的电极(参比电极)作基准,将参比电位与被测电极组成一个原电池回路,所测得电池端电位E叫做该被测电极的相对电位。原电池端电位E可表示为:E=φ-φRΦ为被测电极的相对电位,φR为参比电极的相对电位,如果认为规定参比电极的相对电

6、位为零,那么测得电池端电位E就是该被测电极的相对电位数值E=φ2.绝对点位符号的规定通常把溶液深处看作是距离金属/溶液界面无穷远处,认为溶液深处的电位为零,从而把金属与溶液的内电位差看成是金属相对于溶液的电位降。因此,当金属一侧带有剩余正电荷、溶液一侧带有剩余负电荷时,其电位降为正值,该电极绝对电位为正值。同理反之。3.氢标电极和相对电极符号的规定电化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参比电极是标准氢电极,人为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相对电位为零,用符号φH20/H+表示,上标0表示标准状态。选用氢标准电极作参比电位时,任何一个电极的相对电极就等于该的电极与标准氢电极所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相

7、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为氢标电位。并规定,给定电极与标准氢电标组成原电池时,若给定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给定电极作阴极),则该给定电极电位为正值;反之,若给定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给定电极作阳极),则该电极电位为负值。2.1.5液体接触电位两溶液相组成或浓度不同,溶质粒子将自发地从浓度高的相向浓度低的相迁移,扩散过程中,因正、负离子运动速度不同而在两相界面层中形成双电层,产生一定的电位差,即液体接界电位(液界电位)。按照形成形成相间电位的原因,也可以把液体接界电位叫做扩散电位。液界电位不稳定、难以计算、测量,所以在电化学体系中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