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油气分布与控制因素ppt课件.ppt

第八章油气分布与控制因素ppt课件.ppt

ID:59487423

大小:1023.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9-13

第八章油气分布与控制因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八章油气分布与控制因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八章油气分布与控制因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八章油气分布与控制因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八章油气分布与控制因素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八章油气分布与控制因素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石油资源系胡芳石油地质学思考题1.什么是油气聚集带?油气聚集带:在沉积盆地中,受同一个二级构造带所控制或有成因联系、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称为油气聚集带。常常用聚集带表示构造型的油气聚集,用油气趋向带表示地层型油气聚集。教学目的掌握油气在层位上和空间上的分布等教学重点与难点控制油气分布的因素第八章油气分布与控制因素第一节地壳上油气分布规律第二节沉积盆地控制油气赋存的规律世界上油气储量在区域、地层和深度上分布的明显不均一性,在过去的几十年来,已引起油气地质学家的广泛注意。在早期,这种现象被

2、认为是勘探程度不均一造成的,或是主要原因之一。然而,近几十年来的勘探,几乎已遍及地球表面各个大陆(包括极地和沙漠)和海洋(陆缘海和大陆架),尚未勘探的处女地已愈来愈少,而油气分布的明显不均一性,已成为普遍公认的基本事实。这种不均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油气在层位的分布(时间上)二、油气在空间上的分布三、油、气、煤分布的相关性第一节地壳上油气分布规律第八章油气分布与控制因素从震旦系到第四系都有油气的分布,石油多数集中在中新生代,占全部储量的92%~94.88%,只有8%~5.13%分布在古生代。天然气则以中古生代为

3、主,占总储量的90%,古生代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新生界(第三系)。一、油气在层位上的分布(时间上)第八章油气分布与控制因素若干有代表性作者对大油气田层位分布的统计(%)油气田大油田大气田作者及年份Halbouty等,1970Hectepob等,1975Oil&GasJ.1986Halbouty等,1970Hectepob等,1975张子枢1989*第三系29.032.930.210.010.510.016.9中生界63.059.162.665.073.556.453.0古生界8.08.07.125.016.033.430.0前

4、古生界0.10.20.1原因:古生代地层1.演化时间长,石油遭受破坏;2.沉积厚度极薄的稳定带缺乏良好的生油条件;3.演化阶段高,过成熟成气。而中新生代经历的时间虽然较短,但由于地壳活动性强,沉降幅度大且速率高,为母岩形成和生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伴随海底扩张,热流增强,地温梯度增大,使得有机质成烃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第八章油气分布与控制因素油气在地域上的分布,主要是受大地构造条件的控制,油气集中分布在现代地壳中相对活动的,长期以沉降为主的地区。世界上最终可采储量大于或等于5×109BOE原油当量桶的盆地有25个盆地(占

5、盆地数的4.2%),主要集中在4大油气盆地带:北方大陆带、特提斯海带、南方大陆带、太平洋带中的特提斯海带和北方大陆带,此为世界上两个巨大盆地带,尤其是前者。二、油气在空间上的分布第八章油气分布与控制因素世界油气盆地带及主要油气盆地分布略图油气在深度上的分布集中在<3000m范围内,占储量95%以上,50%集中在大约1600m左右。原因:1.与石油形成的阶段有关;2.与油气向上运移,使聚集深度小于生成深度,特别是在断裂和不整合比较发育的地区,这种现象尤为显著。第八章油气分布与控制因素油、气、煤在时间上的分布,据Bestoug

6、eff(1980)的研究,世界上煤储量以二叠纪—石炭纪地层中最为丰富,其次为侏罗纪—白垩纪地层,第三纪居其后。与石油的时代分布有显著的差别,其中古生代的差别较为显著,而中、新生代差别相对较少。煤与天然气在时间上的分布似乎比油更密切些,都集中在二叠纪—石炭纪和中、新生代,而泥盆纪及以前,不存在煤资源,而天然气和石油都占有一定分额。三、油、气、煤分布的相关性第八章油气分布与控制因素天然气、石油和煤在不同时代地层中的分布图油、气、煤在地域上的分布,煤储量90%集中在北半球,煤主要分布在北纬48°~57°(占储量的56%),其次为

7、北纬36°~48°(占储量的32%);而北纬24°~36°和60°~70°分别为以石油为主的和以天然气为主的油气聚集带和气油富集带。另外,天然气的分布较石油广泛,这是因为:1.生气母岩数量多,类型多;2.成气阶段比成油广泛;3.天然气分子小,容易运移,盖层要求高。第八章油气分布与控制因素从有机成烃说的观点出发,地壳中油气资源的存在和丰度,取决于成烃、成藏及保存诸因素的有机配合。地壳中这三方面具备最佳组合的盆地带,就成为油气最富集的盆地带;同样,在同一盆地带内,不同盆地的油气丰度,或是同一盆地内不同构造单元或油气聚集带内油气

8、富集的程度,也要取决于这三个条件的有机配合。因此,概括起来,控制沉积盆地中油气赋存规律的因素有:稳定的大地构造环境是大型油气区的成盆基础,有利于油气的生成和保存;沉积体系、沉积相带控制油气的富集程度;长期继承性古隆起是大型油气田形成的区域构造背景;生、储、盖、圈、运、保诸条件在时空上的有机匹配,是油气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