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目标定向和学业成绩关系探究综述

成就目标定向和学业成绩关系探究综述

ID:5949972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9

成就目标定向和学业成绩关系探究综述_第1页
成就目标定向和学业成绩关系探究综述_第2页
成就目标定向和学业成绩关系探究综述_第3页
成就目标定向和学业成绩关系探究综述_第4页
成就目标定向和学业成绩关系探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就目标定向和学业成绩关系探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成就目标定向和学业成绩关系探究综述  【摘要】成就目标定向反映个体对任务完成的一种内在认知取向,是个体追求成就事件的理由,是关于目标、成功、能力和标准等有组织的结构系统。文章概述近几年成就目标定向和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希望对教育育人有所启示。【关键词】成就目标定向;学业成绩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Dweck等将成就目标概念引入成就动机理论之后,Dweck开创的成就目标定向研究和理论,对解释学生学业发展的有重要作用,已成为成就动机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国外对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许多具有实践意义的成果。虽然国

2、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本文就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一、成就目标定向概述5成就目标定向理论的渊源于Locke建构的目标设置理论,成就目标理论主要涉及有两方面的内容:描述个体的目标定向类型和分析目标定向的原因。Ames认为成就目标定向是学生对成功意义或目的、学业成绩的知觉;Dweck等人认为成就目标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结果三个成分,是个体对认知过程的计划。而就成就目标的划分,不同时期的研究者使用了不同的标签,如Nicholls将成就目标分为任务卷入与自我卷入两种;Ames将其分为掌握目标与成绩目标等两种。尽管结果不

3、同,但都是以个体是关注的是自身能力的发展,还是自身能力的证实来划分。后来研究者进一步划分了目标定向,如Meece将其分为自我-社会定向、工作逃避定向和掌握定向三种;Elliot将其分为成绩-回避定向和成绩-接近定向、掌握定向三种。二、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绩关系概述在成就目标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中,发现掌握目标能更高预测成就。如Meece等人研究发现:成绩目标预测较低的学业成绩,而掌握目标能够预测学业成绩,梁海梅等(1998)研究发现掌握目标取向通过内在动机对学业成绩产生积极影响,而成绩目标取向通过外在动机对学业成绩产生消极影响。5但也有

4、研究认为掌握目标与成绩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成绩目标与学业成绩有低的正相关。Harackiewiez以大学生对研究对象发现,掌握目标能预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但不能预测学业成绩;成绩目标预测学业成绩,但不能预测学习兴趣。Elliot研究发现掌握目标对成绩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成绩接近目标的学生有更高的课程成绩,成绩回避目标的学生有更低的成绩。Elliot通过考察学习策略、成就目标与考试成绩三者的关系发现,掌握目标能够预测三种学习策略:深层加工、坚持性和努力程度,成绩接近目标预测了三种学习策略(努力程度、表层加工、坚持性)及考试成绩

5、,成绩回避目标对考试成绩的预测是消极的,但掌握目标与成绩接近目标均对突然的测验成绩起积极的预测作用。同时,Church等人的研究也发现,掌握目标和成绩接近目标对成绩都有预测作用,且呈现正相关关系,成绩回避目标与考试成绩之间呈负相关。国内学者也取得了一些成果。连榕等以学业成就中等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量表法研究发现:学习目标通过自我监控间接影响学业成绩,而成就目标与学业成绩之间并无直接关系;且在学业成就中等生中,学习目标高且成绩目标低者表现出更高的自我监控水平。刘晓明等人通过考察不同成就目标取向学生在成功失败情境下业绩表现的差异,研究发现,掌

6、握目标的学生相对于其他目标取向的学生有更高的业绩表现,失败情境下的业绩表现高于成功情境;在失败情境下成绩回避目标取向的学生的业绩表现显著低于成功情境。成绩接近目标取向的学生在失败情境下的业绩表现与成功情境差异不显著,但存在成功情境下的学业成绩略高于成绩回避目标取向的学生的倾向,失败情境下的学业成绩有高于成绩回避目标取向的学生的倾向。5综上研究,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结论尚未取得一致,但也取得丰富的结果,概括地说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方面,研究认为成绩目标是一个复杂体,对成就目标进行了进一步区分。另一方面,提出了多元目标定向的理

7、论。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成绩目标起不一定消极作用。三、结语综上国内外研究可知,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取得丰富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具体而言,研究普遍认为成就目标是一个复杂体;掌握目标定向作用与成就目标定向作用,既相互独立,又不相互排斥。参考文献[1]刘惠军.当代学习动机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进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8(5):112-117.[2]梁海梅等.成就目标对青少年成就动机和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8,21(5):332-335.[3]刘海燕等.成就目标

8、的一种新分法——四分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10-314.[4]刘晓明,王艳梅.成败情境下不同成就目标取向学生业绩表现的差异[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4):57-61.[5]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