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中医辨证治疗心得.doc

失眠的中医辨证治疗心得.doc

ID:59524368

大小:1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1-07

失眠的中医辨证治疗心得.doc_第1页
失眠的中医辨证治疗心得.doc_第2页
失眠的中医辨证治疗心得.doc_第3页
失眠的中医辨证治疗心得.doc_第4页
失眠的中医辨证治疗心得.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失眠的中医辨证治疗心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失眠的中医辨证治疗心得  【摘要】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西医多采用镇静、抗抑郁焦虑等治疗方法,因其药物副反应及依赖性、耐药性而受到患者抵触。中医从病人整体出发,辨证论治,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同时佐以安神之品,效果良好。  【关键词】失眠;中医治疗;心得  【中图分类号】R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153-02  失眠,中医诊断“不寐”,是因为阳不入于阴所引起的经常不易入睡为特征的疾病。轻者可表现为入睡困难,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睡,时睡时醒,或睡不踏实,梦多繁乱,重者彻夜不能入睡。失眠可单

2、独成为病证,亦常见于其他疾病中,如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精神性疾病等,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  西医多采用镇静、抗抑郁焦虑等治疗方法,日久服用后多产生依赖性、耐药性,或出现精神神经系统等一系列副作用,受到很多患者抵触。而中医从病人整体出发,辨证论治,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同时佐以安神之品,往往取得良效。笔者在临床中遇到许多失眠的病人,对失眠的辨证论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1心脾两虚证  多见于白领、学生等压力大、劳累人群,表现为心脾两虚的症状,如不易入睡,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再睡,头晕乏力,肢倦神疲,心悸胸闷,纳差便

3、溏,面色萎黄等。治疗以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为主,随证加减。  病例1:患者陆某,男性,48岁,企业高管,2013年12月初诊。间断失眠半年,加重1周。患者平素工作繁忙,脑力活动多,工作压力大,经常出现失眠现象。1周前因工作原因再次出现失眠,程度加重,入睡困难,需2-4小时,有时甚至彻夜不眠,梦多而烦乱,白天时感疲劳乏力,头昏沉不适,食欲欠佳,二便尚调,诊间见病人眉头时时紧锁,眉间两条竖型皱纹清晰可见,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不寐。证型:心脾两虚,心神失养。治则:养心健脾,重镇安神。方剂:归脾汤加减。方药:党参10g,炒白术10g

4、,生黄芪6g,酸枣仁30g,茯神30g,远志12g,当归10g,炙甘草6g,木香6g,龙眼肉30g,大枣10g,夜交藤30g,煅龙骨30g(先煎),煅牡蛎30g(先煎),珍珠母30g(先煎),合欢皮10g,合欢花10g。7剂,水煎服,日1剂。健康宣教:嘱病人放松自己,多锻炼,少喝咖啡、茶等饮品。  二诊:患者入睡时间明显缩短至1小时左右,梦有所减少,白天诸症亦有所改善,守方继服10剂。  按:“脾在志为思”,“心主神明”,患者平素精神紧张,思虑过度,其一脾失健运,生化乏源,其二暗耗心血,神明无主,故失眠。失眠加重焦虑,焦虑引起失眠,形成

5、恶性循环。脾失健运,清阳不升,故头昏沉不适;脾主四肢肌肉,血少气虚,故疲劳乏力;患者眉头紧锁,足见精神紧张焦虑之态,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俱为心脾两虚之象。处方以归脾汤养心健脾安神,失眠日久,寐梦烦乱,加夜交藤养血安神;煅龙骨、煅牡蛎、珍珠母重镇安神;合欢皮、合欢花解郁安神;诸药合用,加重安神之力。平素放轻松,多运动,减轻精神压力,也是改善睡眠的重要方法。  2阴虚火旺证  多见于更年期妇女,表现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的症状,如心烦燥热,睡梦纷纭,心悸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面部烘热,夜寐盗汗等。治疗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为主,随证加减。

6、  病例2:患者程某,女性,52岁,2013年10月初诊。失眠2年余。患者2年前停经后开始出现失眠,程度逐渐加重,现睡前心烦燥热,辗转反侧,不易入睡,睡梦纷纭,伴有烘热汗出,耳鸣如蝉,口干眼涩,腰膝酸软,急躁易怒,饮食可,二便调,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不寐。证型: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治则: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方剂:天王补心丹合黄连阿胶汤加减。方药:柏子仁20g,酸枣仁30g,天冬10g,麦冬10g,生地20g,当归10g,丹参10g,元参10g,远志10g,茯神10g,黄连6g,丹皮6g,炒栀子6g,知母6g,黄柏6g,浮小麦3

7、0g,夜交藤30g。7剂,水煎服,日1剂,煎成后,打入鸡蛋黄1个。健康宣教:嘱病人调节情志,清淡饮食。  二诊:患者入睡时间缩短,夜梦减少,心烦躁热减轻,脾气好转,仍汗出较多,腰酸耳鸣,原方易茯神为百合20g,加龟板30g(先煎),鳖甲30克(先煎)。三诊:汗出明显减少,腰酸耳鸣亦有所改善,守方继服14剂。  按:绝经期女性体质特点总体为阴虚火旺。肝肾精血亏虚,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扰动神明,故心烦不寐,内热烦躁,睡梦纷纭。肾精不足,髓海失养,故耳鸣;肝血亏虚,目失濡养,故干涩;肾虚腰失所养,故腰膝酸软;肝肾不足,肝火偏旺,故急躁

8、易怒;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俱为阴虚火旺之象。方中柏子仁、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二冬、生地、当归、丹参、元参、鸡子黄滋阴润燥;龟板、鳖甲补阴潜阳;远志交通心肾;黄连、丹皮、栀子、知母、黄柏清心泄火;浮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