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ppt

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ppt

ID:5957382

大小:2.61 MB

页数:73页

时间:2017-11-14

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ppt_第1页
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ppt_第2页
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ppt_第3页
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ppt_第4页
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李晓强总述1、病因2、易患因素3、危险等级评定4、预防5、预防指南解读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经典的Virchow理论认为,血管壁损伤、血流淤滞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引起静脉血栓的三个主要因素,任何外界的危险因素最终都通过这3个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引发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易患因素1.年龄2.制动3.静脉血栓史4.恶性肿瘤5.手术6.创伤7.产后8.口服避孕药9.血型10.人种11.中心静脉插管12.肠炎13.系统性红斑狼疮14.其他1.年龄深静脉血栓(DVT)可见于任何年龄者,但统计显示随年龄增大,发病率逐步增高,80岁人群的发病

2、率是30岁人群的30余倍。年龄对深静脉血栓发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年龄增加,DVT的易患因素也随之增加。实验表明,老年人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活性较高,小腿肌肉的泵作用减弱使血液在比目鱼肌静脉丛和静脉瓣袋内淤滞较重,因此DVT的发病率较年轻人高。返回2,制动临床上常能见到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患DVT,尸体解剖发现卧床0~7d的病人DVT的发病率为15%,而卧床2~12周者,DVT的发病率达79%~94%。卒中病人中,下肢麻痹者,DVT发病率为53%,无下肢麻痹者,DVT发病率只有7%。在长途坐车或坐飞机旅行的人群中,DVT的发病率也较高。小腿肌肉的泵作用对下肢静脉的回流起着重要的作用,制动后静

3、脉血回流明显减慢,从而增加了DVT发病的风险。返回3,静脉血栓史有23%~26%的急性DVT病人既往有过静脉血栓病史,且这些新形成的血栓往往来自原来病变的静脉。研究发现,复发的DVT病人血液常呈高凝状态。返回4,恶性肿瘤统计发现,19%~30%的DVT病人合并有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患者,因癌细胞释放促凝血物质,提高血液凝血因子活性,同时,肿瘤病人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和血小板计数往往高于正常,而抗凝物质如抗凝血酶Ⅲ、蛋白质C和蛋白S低于正常。此外,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时,也可因化疗药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诱导高凝状态、抑制纤溶活性、导致肿瘤细胞坏死等因素发生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上常见的肺癌

4、、泌尿生殖系统和胃肠道恶性肿瘤易发生DVT。有时,DVT可以作为恶性肿瘤的信使,当无明显诱因下发生DVT时,应警惕可能患有恶性肿瘤。返回5,手术手术后DVT高发病率显示手术是DVT重要的易患因素,病人的年龄、手术种类、创伤大小、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问等都影响DVT的发生。其中手术类型尤为重要,普外科手术术后DVT的发病率在19%左右,神经外科手术在24%左右,而股骨骨折、髋关节成形术、膝关节成形术则分别高达48%、52%和62%。手术中用核素扫描已能发现约有半数病人在下肢有125I标记的纤维蛋白原沉积,其余的在术后3~5d均能发现纤维蛋白原沉积,但这并不表明DVT术后马上发生。有统计

5、显示,腹部手术后有25%的病人在出院后6周内发生DVT。手术引发DVT的原因包括围手术期的制动,大量止血药物的使用,术中术后体内凝血、抗凝及溶栓系统的异常,以及静脉血管的损伤等。返回6.创伤创伤死亡的尸体解剖发现62~65%的死者有DV'T发生。由于创伤可能导致下肢骨折、脊髓损伤、静脉血管损伤及需要手术治疗等,使创伤病人容易发生DVT。另外,机体创伤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也促使血栓形成。返回7.产后产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而国内奸娠期DVT病人较为少见。产后DVT的发生与血液呈高凝状态密切相关。产后子宫内胎盘剥离能在短期内迅速止血,不致发产后大出血,除子宫本身收缩外,与血液高凝状态直

6、接相关。妊娠时胎盘产生大量雌激素,足月时达最高峰,体内雌三醇的量可增加到非孕时的1000倍,雌激素促进肝脏产生各种凝血因子,同时妊娠末期体内纤维蛋白原大量增加,加重高凝状态,有可能导致DVT发生。返回8.口服避孕药早在20世纪60年代有报道口服避孕药易引发DVT。现己发现,患DVT的育龄妇女中有1/4与服用避孕药有关,调查还发现,育龄妇女停用避孕药后DVT引发的肺栓塞明显降低。避孕药易引发DVT的原因可能与凝血因子Ⅴ变异有关,使凝血因子Ⅴ降低了C蛋白的抗凝作用。避孕药中雌激素的剂量越大,越容易引起DVT。雌激素还用于治疗男性前列腺肥大和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以及哺乳妇女的退乳。这些人中D

7、VT的发病率也较高。雌激素有升高血液粘滞度、提高血液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囚子Ⅶ和Ⅹ的浓度、增加血小板的粘附性和聚集作用,因此容易形成血栓。返回9.血型已发现血型与DVT存在一定的关系,A型血的人最容易患DVT,相对而言O型血患DVT的风险最小,其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现发现不同血型的人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某些结构不同,O型血内皮细胞表面的vWF明显减少。返回10.人种DVT在欧洲的发病率较亚洲高得多,虽然种族差异可能导致机体凝血、抗凝系统的不同,但生活习惯及饮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