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点滴入手3.docx

德育工作点滴入手3.docx

ID:59607231

大小:19.2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1-14

德育工作点滴入手3.docx_第1页
德育工作点滴入手3.docx_第2页
德育工作点滴入手3.docx_第3页
德育工作点滴入手3.docx_第4页
德育工作点滴入手3.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育工作点滴入手3.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德育工作点滴入手》王芳2012-11-9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是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然而在现阶段,有的教师被考试这只指挥棒所左右,在工作中只注重教学,而忽略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古有“做事先做人”之说。现今,国家领导人更是不止一次的在各种场合及会议上提到:教育工作德育为先。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环境之优劣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之初、性本善”的提法虽然有些唯心的味道,但却说明了人的后天成长依赖于环境的影响,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这个大环境而独立生存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择邻而居,三迁其所。古语又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无不说明环境育人的

2、重要作用。在自然界中,橘生南北却有南橘北枳天壤之别。在人类社会中,将门之后与出自书香门第的特质不尽相同。大家闺秀与山野村姑的举止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因为成长环境使然。将门因尚武而重义,必然粗犷豪爽,义薄云天。书香世家因习礼明信,必然温文尔雅。大家闺秀一般知书达理,而山野村姑一般则直爽泼辣,之所以性格迥然,在于一个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当中,受不同的氛围熏陶,个性品质必然不同。所以,我认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作为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学校尽己所能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但在现今的德育工作中,眼高手低,俯不下身来抓德育的现象有之,假大空全的德

3、育教育有之,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的现象有之,致使人人育人,时时育人,事事育人的德育目标成为空谈。鉴于此,在我校的德育工作中把“优化育人环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作为我校的德育工作的着力点。特别是在育人环境方面着力强化一个“小”字。小处着手意味着要抓好细节,抓好小事,对于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大德育,大口号,大主题并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不符合其年龄及心理特点。一、和谐环境,以物育人漫步校园,红砖壁瓦、绿草茵茵、杨柳依依。每逢春末夏初之际,月季、刺梅争奇斗艳。秋天到了,万寿菊,夜来香暗香怡人。校园内百余株参天白杨陪伴一批批学子走过了每一天,每一年,到底送

4、走迎来了多少孩子,他们也说不清了。哗啦啦爽朗的笑声是他对孩子们殷切的希望,良好的祝福。茵茵绿草中的警示语说:我是你们的植物朋友吗?自来水龙头大声疾呼:我不想多流一滴眼泪。垃圾桶说:来吧,我的肚子大得很等人性化语言让孩子们懂得了什么是羞耻心。微风吹过,一片片废纸,在校园内翩翩起舞,此时映入你眼帘的肯定是孩子们嬉戏追逐着,拾捡校园内的垃圾,然后放入垃圾桶憨憨的大肚子里满意地走了。上课铃响了,听着自来水哗哗的声响,总会有师生返回身来,轻轻的把它拧紧。物人合一,人物和谐在我们的校园无时无处不在。教室内高悬的国旗,端正张贴的名人画像,不只在于装点美观,而在于“

5、无声胜有声”的思想渗透。《守则》也好,《规范》也罢,不只在于威慑约束,而在于自觉遵守。室内外的园地,橱窗,板报不只为传经送宝,而在于使其激励学生获取成功的人生舞台。二、人际环境,以人育人孩子的成长需要高尚,健全的人格形象去影响,他们的周围需要崇高的灵魂。然而校园也好,家庭也罢,一些不健全的人格形象,一些不健康的作为却在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校园作为一方净土,教师作为孩子们的人师之范,要求孩子们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而部分教师却时常在校园内,课堂上冒出一两句方言土语,板书备课更是繁简字并用。橱窗,墙报,板报中也会时而冒出一两个错别字装点门面。德育纲要,校规

6、中明确规定要净化校园语言环境,但我们的教师却动辄训斥,言语粗俗,何谈语言文明;要求孩子们衣着得体,自己却身着奇装异服,穿着拖鞋进出教室有说服力吗?要求孩子讲究卫生,自己却乱扔乱弃;要求孩子学习雷锋好榜样,但碰到不良行为却唯恐躲闪不及;要求孩子正直,自己却从来不敢把不同意见摆在桌面上。凡此种种小事,人师从何谈起,良好的育人环境从何谈起。德育课程健全了,德育活动开展了,德育为首的大政方针也定了,但如果只停留在说一说,写一写,搞搞活动的层面上管用吗?如果为人师者不从小事做起,注重小节,我们的孩子又会好到哪儿去,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也必是一句空谈。我们要把强化

7、德育的全员意识,强化教师的示范作用作为工作重点常抓不懈,并制定了教师的行为规范准则,对教师的坐立行走等进行了明确的约束,并把此项工作列为年终考核,评先晋级的重要指标。要求教师:做有样,坐有相,行有规,言有范,经过不懈的努力,教师们在言行举止,待人接物方面日渐规范,成熟。无论是社区还是家长对教师们的评价也越来越高。温文尔雅的举止,得体大方的言行为我们的校园平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绝对不可小视。学生们的语言不再粗俗,废物不再乱扔,穿着不再随意,校园内的人物合一让人感到亲切。甬路上,孩子们三三两两自由说笑,谈天说地。石桌旁,孩子们跃马

8、扬鞭,在纹秤间自由挥洒。橱窗前,孩子们驻足欣赏,看看老师们又为大家准备了什么精神食粮。在此基础上,个个班级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