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实验室检测方案.docx

基孔肯雅热实验室检测方案.docx

ID:59651080

大小:11.1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1-17

基孔肯雅热实验室检测方案.docx_第1页
基孔肯雅热实验室检测方案.docx_第2页
基孔肯雅热实验室检测方案.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基孔肯雅热实验室检测方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孔肯雅热实验室检测方案  基孔肯雅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病毒直径约70nm,有包膜,含有3个结构蛋白和4个非结构蛋白。CHIKV的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正链RNA,长度约为11-12kb。病毒基因组编码顺序为5’-NS1-NS2-NS3-NS4-C-E3-E2-E1-3’。通过病毒部分E1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可将基孔肯雅病毒可分为3个组;第1组包含了全部西非的分离株,第2组是亚洲分离株,东、中、南部非洲的分离株构成了第3组。CHIKV可在Vero、C6/36、BHK-21和HeLa等细胞中繁殖并产生病变,并可感染除人外的灵长类、乳鼠等动物。一、标

2、本的采集和保存血清。急性期血清:无菌采集静脉血2~5ml,一般情况下,发病后2日内血清可用于病毒分离,发病后5日内血清可用于CHIKV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恢复期血清:静脉血2~5ml,无菌采集,与急性期血清间隔时间为2~3周。采血后,低温保存并尽快运送至实验室分离血清,以便及时进行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不能及时检测的血清可置于-70℃保存,尽量避免反复冻融。伊蚊。在本病暴发或流行期间,采集家庭内或外环境中伊蚊成蚊、幼虫,用于病原学检测。二、标本的运输按照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规定,CHIKV的危害程度属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血清和伊蚊标本

3、应采用A类包装,干冰运输。三、实验室特异性检测方法目前,基孔肯雅热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有3种:病毒分离、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按照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规定,病毒分离应在BSL-3级实验室中进行,灭活血清、伊蚊冻存标本的核酸和血清学检测可在BSL-2级实验室中。血清学检测方法。1.特异性IgM检测目前较多采用的方法有:IgM捕获ELISA法、间接ELISA法和IgM捕获法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等。一般情况下,IgM抗体发病后1天开始出现,发病后5天多数患者呈阳性。2.特异性IgG检测目前较多采用的方法有:间接ELISA法、免疫荧光法

4、和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等。一般情况下,IgG抗体发病后2天开始出现,发病后5天多数患者呈阳性。3.意义IgM阳性结果,表明患者新近CHIKV感染,用于基孔肯雅热早期诊断。IgG阳性结果,表明曾受到CHIKV感染;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抗体滴度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则可确诊。病原学检测方法。1.方法CHIKV核酸检测可采用RT-PCR和Real-timePCR等核酸扩增的方法检测。一般发病后4日内在多数患者的血清中可检测到病毒核酸。冻存伊蚊标本也可进行CHIKV核酸检测。病毒分离采用Vero、C6/36、BHK-21和HeLa等细胞或其他敏感细

5、胞进行。一般情况下,用于病毒分离的血清标本应在发病2日内采集。冻存伊蚊标本也可进行CHIKV分离。2.意义患者血清中分离到CHIKV和/或排除PCR污染后,扩增到特异性条带、测序后可确诊CHIKV感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