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里剂教学文案.ppt

温里剂教学文案.ppt

ID:59705166

大小:154.0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20-11-20

温里剂教学文案.ppt_第1页
温里剂教学文案.ppt_第2页
温里剂教学文案.ppt_第3页
温里剂教学文案.ppt_第4页
温里剂教学文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里剂教学文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温里剂4、立法依据:体现“八法”中温法《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治寒以热”。“寒淫所胜,平以辛热”“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二、分类及适应证1、温中祛寒—中焦脾胃虚寒证;理中丸,吴茱萸汤、小建中汤2、回阳救逆—阳衰阴盛证;四逆汤、参附汤3、温经散寒—寒凝经脉证;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三、使用注意1、辨别寒证所在部位,何脏、何腑。2、注意辨别寒热真假。3、因人、因时、因地制宜。4、寒热格拒,可反佐少许苦寒或咸寒之品,如猪胆汁。5、易耗伤津,中病即止。素体阴虚者、或失血伤阴者,不宜使用;素体阳虚者,温补并用。理中丸《伤寒论》

2、【组成】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用法】上四味,捣碎,蜜和为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味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主治】脾胃虚寒证或阳虚失血或小儿慢惊。阳虚寒凝:脘腹冷痛,不渴,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中焦虚寒运化失司:食少;浊阴不降:呕吐;升降无权清阳不升:下利。【病机】中焦虚寒,不能运化,升降失常【治法】温中祛寒,补气健脾【方解】君:干姜——性味辛热,温中祛寒;臣:

3、人参——性甘微温,益气补中;干姜、人参相配,温阳补气,温补中焦,虚寒并治佐:白术——苦温,健脾燥湿;人参、白术相须为用,既补中气而助祛寒,又燥脾湿以促运化。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温补脾胃,以温为主。配伍要点:1、温补并用而以温为主,温中阳,故曰理中。2、辛热祛里寒,甘温复中虚,虚寒兼顾,温补并用。3、制剂以丸、汤互用,适用于轻缓和急重不同证情。【临床运用】1、辨证要点:腹痛喜温喜按,吐利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2、临证加减:若脐上筑动,去白术,加桂枝;若吐多者,去白术之壅滞,加生姜;若利多者,仍用白术,意在健脾

4、止泻;若心悸者,为寒湿凌心,加茯苓以利湿宁心;若渴欲得水,为脾不化湿,津液不布,故加重白术用量,意在助脾之运化。3、现代运用: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可用本方治之。4、名词解释:温阳止血法5、附方理中丸加附子附子理中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理中丸加半夏、茯苓理中化痰丸(《明医杂著》)小建中汤《伤寒论》【组成】芍药六两桂枝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饴糖一升【用法】上六味,以水七升,先煎五味,取三升,去滓,内饴糖,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主治】1、中焦虚寒之虚劳里急证;2、虚

5、劳心悸证;3、虚劳发热证。化源不足—面色无华,舌淡脾胃虚弱苔白,脉沉弱或虚弦。中阳虚寒心失所养—心悸,虚烦不宁。失于温养—腹中时疼,喜温喜按营卫失调—发热【病机】中焦虚寒,筋脉失养;营卫俱虚,阴阳失调。【治法】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方解】君:饴糖——甘温入脾,温中补虚;缓急止痛。臣:桂枝——温运阳气。桂枝、饴糖合用,辛甘化阳,以补阳气。芍药——和里养阴,缓急止痛。芍药、饴糖合用,酸甘化阴,以和阴液。芍药、桂枝共为臣药,一温一凉,一散一收,和营卫而调阴阳,化生气血。佐:生姜、大枣——补益脾胃,增强温中补虚之效。使:炙甘草———调和诸药

6、。配伍要点:1、饴糖+桂枝;饴糖+白芍;桂枝+白芍。2、“辛甘化阳”和“酸甘化阴”的配伍意义。3、气血营卫不足取治于中,通过温建中焦阳气,资助营卫化生,以养五脏,故名建中,甘温补中,调养阴阳,药用平和。【临床运用】1、辨证要点:腹疼喜温喜按,面色无华,舌淡红,脉沉弱或虚弦。2、临证加减:若寒甚者重用桂枝、生姜;若偏气虚者加人参、黄芪、当归;若虚烦不眠者加酸枣仁、浮小麦。3、现代运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结肠过敏等见有腹痛;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见有发热属中焦虚寒,阴阳不调者,均可用本方治之。4、名词解释:辛

7、甘化阳;酸甘化阴;甘温除热。甘温除热:指应用性味甘温的药物组合成方,以治疗机体因虚而发热的一种治法。诸如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证,当归补血汤治疗血虚发热证,小建中汤治疗阳虚发热证。辛甘化阳:是以辛温药和甘温药配伍使用,辛甘相配,能化生人体之阳气,以助驱邪外出。如小建中汤中饴糖与桂枝相配。酸甘化阴:是用酸味药和甘味药相互配伍以益阴的治法,临床用于阴不济阳证,如小建中汤之白芍与饴糖相配,从而起到化生阴液,滋养营阴的作用。5、附方:1)大建中汤(《金匮要略》)组成:蜀椒、干姜、人参、饴糖。2)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组成:小建中汤加黄芪

8、。3)当归建中汤(《千金翼方》)组成:小建中汤加当归。大、小建中汤的功效、主治异同两方均属温中补虚之剂,具有温中补虚作用,治中焦虚寒证。小建中汤以辛甘为主,佐以芍药,又有酸甘化阴之意,适宜于中阳虚而营阴亦有不足之虚劳腹痛。大建中汤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