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与干预策略教学文稿.ppt

肾病综合征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与干预策略教学文稿.ppt

ID:59720898

大小:317.0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20-11-20

肾病综合征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与干预策略教学文稿.ppt_第1页
肾病综合征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与干预策略教学文稿.ppt_第2页
肾病综合征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与干预策略教学文稿.ppt_第3页
肾病综合征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与干预策略教学文稿.ppt_第4页
肾病综合征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与干预策略教学文稿.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肾病综合征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与干预策略教学文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肾病综合征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与干预策略重要的临床地位◇全身性疾病◇病因多、病理类型多◇并发症多◇疗效常难肯定◇反复发病,预后可能不好2、关于肾综并发症:病情复发,复杂的主要原因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主要并发症:◇感染◇高凝状态与血栓栓塞◇急性肾衰◇内分泌与代谢紊乱等一、感染:1、易感的病因:a.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白细胞吞嗜功能↓(调理因子不足,存在抑制因子)T-C活性↓(抑制因子、高脂血症、血转铁蛋白降低)b、体液免疫功能↓:IgG水平↓丢失产生:T-CIgMIgG↓B因子,D因子丢失胸腺素等产生↓(缺Zn等)c.其他因素:

2、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药物:糖皮质激素、C毒药等2、感染的临床地位a.感染是病情加重、复杂的最常见原因:感染中毒症肾综复发、加重药物抵抗,对糖皮质激素等b.感染是肾综的首位死因3、感染的常见病因:a.病毒:成人:泡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儿童:水痘、麻疹b.细菌:球菌:肺炎链球菌、链球菌、金葡菌等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等结核杆菌4、诊治:a.疾病发生机率:肺部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原发性腹膜炎结核病b.诊断注意事项:临床表现欠典型或症状相对较轻(反应低下,激素应用)外周血WBC及N%高不一定是感染的表现(激素作用)外

3、周血WBC及N%低不一定不存在感染(C毒药作用)尿WBC高不一定是尿感(肾炎活动、近端小管C脱落)c.治疗策略:不主张预防性用药(弊多利少)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不损伤肾功能选择对病原菌敏感的药物是治疗关键:◇感染定位◇临床表现◇早期体液培养加药敏试验d.警惕并发真菌感染免疫低下应用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应用等氮质、能量等代谢负平衡二、高凝与血栓栓塞1、高凝发生机制a.大分子促凝物质储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大分子凝血因子(Ⅴ、Ⅶ、Ⅷ、Ⅹ、FN)难经尿丢失b.小分子抗凝因子大量丢失:AT-Ⅲ、α-抗胰蛋白酶。c.血小板聚集功能

4、增强d.纤溶紊乱促纤溶因子减少(纤溶酶原丢失)抗纤溶因子增加(纤溶酶抑制物:α2-巨球蛋白、α2-抗纤溶酶丢失少)e.其他因素: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利尿皮质激素应用等2、血栓及栓塞a.血栓发病概况:V造影检出率:平均35%肾V造影检出率:8-36%、最高的50%(有临床表现的4-8%)肺扫描检出率:20%(有临床表现的不到一半)下肢V栓塞约6%b.肾V血栓:危险因素:◇病理类型:膜性、膜增生性肾炎◇高凝指标:AT-Ⅲ↓↓、血FN↑、Pt活性↑◇严重低蛋白血症:血蛋白﹤20g/L危害:◇激素抵抗◇肾功能下降◇症状加重、可血

5、尿、腰痛等肾V血栓诊断:◇彩色多谱勒:肾可增大,肾V近肾段增粗,血流量↓◇V造影:3、治疗:a.抗凝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以至阴转尿蛋白干预危险因子:避免过度利尿,降脂治疗等抗凝与抗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等注意:排外合并有凝血障碍者,如LN等慎用b.溶栓治疗:早期治疗肝素+纤溶剂警惕诱发A系栓塞(肺、脑)三、肾小管损害1、病因肾小管高负荷、高代谢药物作用:肾毒性药、过度用高渗利尿剂缺血:间质水肿、小球损害、管型阻塞等2、后果肾性糖尿,小分子蛋白尿加重,氨基酸尿等低钾,低氯血症小管损伤、小管-间质纤维化3、对策治疗原发

6、病,降低蛋白尿不主张过多摄入蛋白质,无特殊需要不补充人血蛋白监测血电解质(防治低钾等)尽量避免使用损肾药四、急性肾功衰:1、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病因:a.有效循环血量锐减严重低白蛋白血症、低钠血症大量失液(吐、泻、大量放腹水等)水肿过度利尿不恰当使用降压药老年病动脉硬化b.肾间质水肿:管腔内压力高→G有效滤过压↓c.急性肾V血栓形成(特别是双侧肾V)d.原发病附加弥漫新月体形成等e.不恰当使用ACEI类药:球内压↓→净超滤↓f.不恰当使用非甾体类药:非甾体类药→抑制PG合成→GFR↓g.变态反应: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l.

7、药物中毒(急性肾小管坏死)2、对因治疗a.避免循环血量锐减:纠正低钠血症避免过度利尿必要时提升血浆胶体渗透压等b.慎用ACEI、ARB、非甾体类抗炎药c.治疗高凝状态,防治RVTd.重度水肿时严格限水、盐摄入量、强化利尿e.避免使用致肾损害药物:不用损肾药不同时使用几种经肾排泄的药,经肾排泄药应依GFR调整剂量慎用抗原性较强的药物f.及时诊断和强化治疗附加的弥慢性肾病变四、内分泌与代谢紊乱1、维生素D与钙代谢紊乱a.血VitD3↓:1.25(OH)2VitD3与蛋白结合经尿丢失25(OH)VitD3与白蛋白、胆汁骨化醇

8、结合蛋白等结合经尿丢失。总1.25(OH)2VitD3↓(游离水平多正常)b.血总钙水平↓血VitD3↓→肠吸收Ca2+↓→低Ca2+粪Ca2+排泄↑(肠水肿)使用利尿剂c.继发骨病:持续低钙血症→骨质疏松血VitD3↓→骨对PTH耐受→血PTH↑→骨疏松、骨营养不良糖皮质激素使用→骨疏松等d.治疗补充D3或D3+钙剂2、甲状腺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