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酸碱盐复习一》.docx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酸碱盐复习一》.docx

ID:59735139

大小:88.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1-20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酸碱盐复习一》.docx_第1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酸碱盐复习一》.docx_第2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酸碱盐复习一》.docx_第3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酸碱盐复习一》.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酸碱盐复习一》.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酸碱盐复习一》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九年级化学十单元、十一单元酸碱盐的总复习课之一,是学生学习了有关酸碱盐的知识后的一个回顾和总结,也是对学生学习的酸碱盐基础知识的一次检阅,本节课设计了新的教学模式来达到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归纳总结出与酸碱盐有关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巩固知识。二、学生学情酸碱盐这部分内容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新课结束之后,对酸碱盐的一些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在做酸碱盐的题目时,不懂得利用酸碱盐的性质规律分析题目,做题时与物质的性质又联系不上,即使做出来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没有清晰

2、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且本章内容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一个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此分化更为严重。一部份学生对于酸、碱、盐、氧化物等物质组成的认识及如何用化合价书写有关物质化学式这两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另外就是典型物质的性质及物质相互间的反应让许多学生感到本章很难学。而一部份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又不满足于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的教学方式,希望通过复习能获得提高。三、设计思路课本在新课教学阶段没有系统的对酸碱盐化学性质进行归纳,所以这节课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识别物质类别,然后在鉴别稀硫酸和石灰水的过程中,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旨在帮助学生梳理酸碱盐部分的知识点,

3、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酸碱盐这部分教学内容的难点在于相互间的化学变化,所以这节课的第二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归纳酸碱盐、金属和盐、金属和酸之间的反应条件,并设计练习让学生对反应条件加以巩固。最后设计典型习题,让学生让对酸碱盐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引导学生在解题时能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应用在解题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酸碱盐这部分的内容很多,一节课时间不可能面面俱到,本堂课只针酸碱盐的基本化学性质及反应条件进行复习。四、教学目标1.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2.会运用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物质间能否发生

4、反应;3.能灵活运用酸碱盐知识。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2、运用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物质间能否发生反应六、教学过程【课前回顾】根据物质的分类的依据,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相应物质类别。混合物物质纯净物化合物【课内活动】同学们,通过十单元、十一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常见的酸、常见的碱以及常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用三节课的时间对酸碱盐的知识进行比较系统的复习。下面,请大家朗读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复习目标。教学环节一:复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情景引入]在十一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曾对物质的分类进行过比较系统的梳理,知道了物

5、质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分成混合物、纯净物、单质、氧化物和酸、碱、盐。现在,讲台上有这样一些物质:①锌粒、②稀盐酸、③氧化镁、④氢氧化钠、⑤碳酸钠、⑥稀硝酸、⑦大理石、⑧铜片、⑨氧化铜、⑩氢氧化铜等物质有谁愿意上台来将这些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进行分类整理。(提示:溶液按溶质进行归类;混合物按主要成分进行归类)桌上还有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应该是稀硫酸和石灰水,请大家帮忙想办法,看看可以用哪些方法可以把两瓶溶液区分开?(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在学案上做简要分析和记录)有谁愿意上台来用你想到的其中一种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然后将它们贴上标签,放到

6、合适的地方。[过渡]在这次物质鉴别中,大家一定都有意无意的用到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下面,请大家梳理刚才的鉴别方法,看看这其中涉及了酸的哪些化学性质、碱的哪些化学性质、盐的哪些化学性质。结合新课中所学的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将下列能够发生反应的物质类别用用小短线“”连接起来。金属氧化物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金属盐教学环节二:复习酸碱盐与各类物质间的反应规律[提问]1、金属和酸,金属和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是所有的金属和酸,金属和盐之间都能发生反应吗?条件是什么?2、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是所有的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

7、复分解反应吗?酸、碱、盐之间发生反应的条件是什么?[归纳]置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换金属+酸:①排在氢前的金属②浓硫酸、HNO3不宜反条件金属+盐:前置后、盐须溶、K、Ca、Na排除应复条件生成物条件:反应后有气体、水、沉淀生成分反应物条件:“碱+盐”、“盐+盐”之间的反应,碱和盐都须可溶解反应规律AB+CD=AD+CB反(“里应外合”价不变,生成H2CO3时需分解为CO2和H2O。应[练习]下面,请大家利用酸碱盐与各类别物质的反应规律,快速判断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反应?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能,请

8、说明理由。(1)Cu和H2SO4(2)Ca(OH)2和Na2CO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