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pdf

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pdf

ID:59741015

大小:86.7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1-13

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pdf_第1页
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pdf_第2页
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比热容》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内能、热传递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从学生角度看,初中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

2、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四、教法方法主要采用

3、科学探究等方法开展本节教学,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给比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五、教学用具教师用:多媒体及课件。学生用:水、煤油、天平、温度计、手表、大烧杯、大试管、搅棒、电热棒等。六、设计理念1.本节探究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寻找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对课本提供的探究方案进行大胆的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使学生在探究中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体验成功的愉悦。2.为帮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努力使本节的教学活动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帮助学生构建“

4、身边的物理”,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难点。七、教学程序设计教学流程【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夏天,站在喷水池边比较凉快?“为什么内陆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并揭示课题。【经验探究】一、提出问题1.从小到大,咱们同学当中有谁帮助妈妈烧过水?2.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请用你的生活经验来支持你的观点。二、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反驳,对回答不完善的地方可补充完善三、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教师板书)1.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2.与水温升高多少有关,水温升高越多吸

5、收热量越多。【实验探究】提出问题:是不是只要物体的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它们吸收的热量就相等呢?或者说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还跟其他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学生猜想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教师导引一:教师为同学们提供了水、煤油、沙子三种物质,同学们可任意选择。2.教师导引二:怎样确定水和砂子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学生经讨论认为: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确定。教师强调:必须保证热源相同且较稳定。3.让学生合作交流、设计方案。教师加入学生的小组讨论之中,倾听学生的思路,适时点拨。4.学生利用实物投影

6、展示设计方案,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方案一: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表一)物质的种类升高的温度(℃)加热的时间(min)方案二: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给它们加热相同时间,比较温度升高的多少。(表二)物质的种类加热的时间(min)升高的温度(℃)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学生设计或交流时忽略的问题,如:你们怎样获得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怎样使沙子内外温度达到一致?他们组采用的热源是否稳定,怎样改进更好?5.学生根据交流情况,适当修正自己的方案。四、进行实验,收集数据1.教学提醒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

7、(1)为节省实验时间,每小组所采用的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要适当的少一些,用热水做热源的小组可用暖瓶里初温较高的热水;(2)如果两种物质的初温不相等,可通过加热的方式调整一下。2.选取自己方案中所需的实验器材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五、分析与论证1.各小组根据实验收集的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2.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几个小组的数据,进行交流。3.根据实验数据学生不难得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的结论。接着进一步分析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由表一数据可比较容易

8、分析出水吸热能力强,教师可针对表二里的数据进行引导:问:若要使质量相同的水、沙子均升高相同的温度,该怎么办?答:应对水加热更长的时间,让它继续吸热。问:水和沙子谁的吸热能力强?答:在同等条件下的水吸热多,故而水吸热能力强。【知识提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