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选修1-1圆锥曲线课件(苏教版)

高二数学选修1-1圆锥曲线课件(苏教版)

ID:5974944

大小:2.32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7-11-16

高二数学选修1-1圆锥曲线课件(苏教版)_第1页
高二数学选修1-1圆锥曲线课件(苏教版)_第2页
高二数学选修1-1圆锥曲线课件(苏教版)_第3页
高二数学选修1-1圆锥曲线课件(苏教版)_第4页
高二数学选修1-1圆锥曲线课件(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数学选修1-1圆锥曲线课件(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圆锥曲线关于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你了解多少?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这些曲线吗?它们分别给我们什么印象?汽车贮油罐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线的形状像椭圆.椭圆?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锥面,当平面经过圆锥面的顶点时,可得到两条相交直线;当平面与圆锥面的轴垂直时,截线(平面与圆锥面的交线)是一个圆.当改变截面与圆锥面的轴的相对位置时,观察截线的变化情况,并思考:●用平面截圆锥面还能得到哪些曲线?这些曲线具有哪些几何特征?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MQF2PO1O2VF1古希腊数学家Dandelin在圆锥截面的两侧分别放置一球,使它们都与截面相切(切点分别为F1,F2),又分别与圆锥面

2、的侧面相切(两球与侧面的公共点分别构成圆O1和圆O2).过M点作圆锥面的一条母线分别交圆O1,圆O2与P,Q两点,因为过球外一点作球的切线长相等,所以MF1=MP,MF2=MQ,MF1+MF2=MP+MQ=PQ=定值椭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为常数(大于F1F2距离)的点的轨迹叫椭圆,两个定点叫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双曲线的定义XY0F1F2p平面内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距离)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两个定点F1,F2叫做双曲线的叫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F不在l上

3、)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抛物线定义即:︳︳︳︳··FMlN椭圆的定义:可以用数学表达式来体现:设平面内的动点为M,有(2a>的常数)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和等于常数(大于)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思考:在椭圆的定义中,如果这个常数小于或等于,动点M的轨迹又如何呢?双曲线的定义: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可以用数学表达式来体现:设平面内的动点为M,有(0<2a

4、<的常数)思考:在双曲线的定义中,如果这个常数大于或等于,动点M的轨迹又如何呢?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到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F不在L上)的距离相等的点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设平面内的动点为M,有可以用数学表达式来体现:MF=d(d为动点M到直线L的距离)说明:1、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称为圆锥曲线.2、我们可利用上面的三条关系式来判断动点M的轨迹是什么!例1已知∆ABC中,B(-3,0),C(3,0),且AB,BC,AC成等差数列。(1)求证:点A在一个椭圆上运动;(2)写出这个椭圆的焦点坐标。证:(1)根据条件有AB+AC

5、=2BC,即AB+AC=12,即动点A到定点B,C的距离之和为定值12,且12>6=BC,所以点A在以B,C为焦点的一个椭圆上运动.(2)这个椭圆的焦点坐标分别为(-3,0),(3,0)例2动圆M过定圆C外的一点A,且与圆C外切,问:动圆圆心M的轨迹是什么图形?AMC变题:若动圆M过点A且与圆C相切呢?例3已知定点F和定直线l,F不在直线l上,动圆M过F点且与直线l相切,求证:圆心M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MFl分析:欲证明轨迹为抛物线只需抓住抛物线的定义即可。1.平面内到两定点F1(-4,0)、F2(4,0)的距离和等于10的点的轨迹是()A.椭圆B.双曲线C.抛物线D.线

6、段2.平面内到两定点F1(-1,0)、F2(1,0)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2的点的轨迹是()A.椭圆B.双曲线C.线段D.两条射线AD课堂练习4.平面内到点F(0,1)的距离与直线y=-1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F(0,1)为焦点,直线y=-1为准线的抛物线3.平面内的点F是定直线L上的一个定点,则到点F和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A.一个点B.一条线段C.一条射线D.一条直线D课堂练习1.三种圆锥曲线的形成过程2.椭圆的定义3.双曲线的定义4.抛物线的定义课堂小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