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作业册.doc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作业册.doc

ID:59787981

大小:16.44 MB

页数:90页

时间:2020-11-24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作业册.doc_第1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作业册.doc_第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作业册.doc_第3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作业册.doc_第4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作业册.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作业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是什么一、填空题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而产生的,用手指拔动琴弦,能听到悦耳的声音,这声音是_________振动产生的;锣鼓发声时用手按住鼓面,鼓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这说明:声波具有。隆隆雷声预示大雨将临,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填“能量”或“信息”)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相互交谈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_传播的。指出下列情况中声音是靠什么物质传播的:⑴耳朵贴在课桌上,可以听到放在课桌上的机械手表

2、的滴答声,这声音是由____________传播;⑵潜水员在水下听到岸边人讲话声,这声音是由_________________传播;⑶用拉紧的细线连接两个小纸盒制成的“土电话”进行对话,这声音是由_________________传播。4.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说明声音能在_________传播。5.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_________产生的,然后通过__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图17.

3、如图1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着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月球表面上做此实验,你将会发现:小球_________(填“仍会”或“不再”)多次被弹开,但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__________,声音在__________中不能传播,所以,宇航员在月球上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交谈。二、选择题8.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

4、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9.春游时,同学们在公园的大古钟旁,用力敲击大古钟,大古钟发出浑厚洪亮的声音,但有的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钟声的回音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10.某学习小组在研究声的传播途径问题时,用细棒轻轻敲打盛有水和金鱼的玻璃鱼缸,金鱼立即受惊四散,下列能正确分析鱼接收声波的主要途径的是()A.鱼缸→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C.鱼缸→水→鱼D.水→鱼11.用手按在自行车车铃的金属盖上,无论你怎样用力打铃,铃声也不会清脆。因为手按在车铃上时()A.影响了车铃的正常振动B.车铃就

5、不会振动C.没有铃声传出D.车铃周围就没有了传声介质12.如图1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13.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致使上万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楼倒塌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致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最有效的方法是()A.大声呼救B.静等着人员前来营救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D.见缝

6、隙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14.闲暇时,很多人都喜欢通过吹口哨来消遣。口哨声主要是由()A.声带振动产生的B.气流振动产生的C.鼻腔振动产生的D.胸腔振动产生的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2.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三、实验题3.小学生聂利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她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

7、”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发声的。她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聂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聂利的发现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4.探究“声音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实验:(1)实验中不管怎么抽气,坐在前排的同学总还可以听到极微弱的铃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2)从“慢慢抽去空气,闹铃的声音从大到小”的现象,得出“声音在没有空气的空间(真空)中不能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