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空巢老人的社会工作介入教程文件.ppt

隐性空巢老人的社会工作介入教程文件.ppt

ID:59941107

大小:345.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11-28

隐性空巢老人的社会工作介入教程文件.ppt_第1页
隐性空巢老人的社会工作介入教程文件.ppt_第2页
隐性空巢老人的社会工作介入教程文件.ppt_第3页
隐性空巢老人的社会工作介入教程文件.ppt_第4页
隐性空巢老人的社会工作介入教程文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隐性空巢老人的社会工作介入教程文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隐性空巢老人的社会工作介入一、隐性空巢老人的含义隐性空巢,是指与子女一起居住的老人,由于子女疏于对老人日常生活中的沟通交流,致使老年人陷入与空巢老人相同的心理空虚感、寂寞、忧郁等情绪的现象,由此也引发身体不适反应。二、隐性空巢老人的现状一项家庭道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在家庭生活中,子女主要强调对老人物质生活的满足,而能够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很少,只有10.39%的子女能注意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致使老人患上隐性空巢症。现象1、子女因为忙于工作,很少跟老人交流,有些子女平时在家跟老人一天讲话不超过五句,

2、下班后只是询问“吃了没?”“吃了。”2、在家的时间,子女多回房上网、休息,只留老人一个人在客厅看电视。3、老人希望跟子女聊天,但子女经常打断他们的话,显得很不耐烦。次数多了,老人便不再主动找子女聊天。三、理论背景1、马斯洛需求理论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描述了人类不同需求的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隶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马斯洛认为在人的基本生理需求满足的基础上就会向更高一层的需求发展,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成为驱使人们行为的动

3、力。许多老年人虽然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情感需求却得不到满足,导致一系列孤独等不良情绪和身体不适状况。2、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理论重视人对社会的适应性问题,强调人在环境中的感受,重视个人对周围环境中的资源的利用。将个人的发展与适应性问题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认为人与环境中的各种系统是相互作用的,认为个人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广泛利用可以改善目前的生活状况。隐性空巢老年人不仅可以通过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也可以通过亲朋、邻里和社区来建构自己的支持网络,从而解决孤独等不良情绪问题。四、造成隐性空巢老人心理

4、问题的原因(一)子女1、子女工作忙,无暇和父母进行深入的交流。2、子女把精力放到孩子身上,忽视了父母的情感需求。3、子女嫌父母唠叨,不愿听他们说话。(二)老年人自身1、性格内向,不愿与子女沟通。2、沟通与表达能力不足。3、对子女的心理依赖过多。(三)社区儿女不能给予及时的帮助,社区机构也不能给予老人一些生活帮助及情感支持时,老年人的失落和孤独感会更加严重。(四)社会社会上对于隐性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的关注不够,没能引起广泛的重视,也缺乏相关的制度支持。五、社会工作介入(一)针对老人自身的对策1、社会工

5、作者给予老人支持和鼓励。工作者通过仔细聆听老人的表述、表达自己的同感如对于子女工作忙,缺乏沟通的痛楚的体会等方式来建立与老人的信任关系;给予老人改变人际交往状况的保证,使老人有足够的信心去与他人交往;还可以给予老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帮助或实物支持,使老人感觉到工作者对他的关心,增强老人改变的要求。2、社会工作者鼓励老人主动与子女交流。加强老人沟通技巧的学习,提高老人的表达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工作者以提供者的身份出现,指导老人在与子女交往中应注意的事项,推荐一些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的书籍,帮助老人掌握沟通

6、技巧,树立与人交往的信心。3、运用认知重构法。让老人举出令他产生心理问题的具体事物。如:①不敢与他人交流,②怕他人会拒绝自己,③遭到群体的排斥。将这些问题由强到弱进行排列依次为①②③。工作者再运用认知重构法解决以上问题。工作者:“如果子女工作忙,不必因为与子女沟通的减少,而影响自己与他人的沟通,应该敢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况且与他人正常友好的交流不会遭到他人的拒绝。在一个群体中被排斥的往往是那些在行为和道德上失范的人,而你只是想找到一个聊天或倾诉对象,增强双方互动,是有利于社区和谐发展的,是应该受到鼓

7、励的,所以不要有压力,要有信心去与他人交往,将自身的心理问题及时排解。”(二)针对子女的对策工作者可以通过将隐性空巢老人以及子女聚集在一起后进行小组工作的形式,与老人的家庭成员之间建立充分的沟通,并为双方的沟通架起桥梁,正确理解双方的真实意思。如:老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还需要精神上的支持;子女与老人沟通的少是因为工作忙;或者子女以前没有意识到老人的心理问题。这样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家庭互动条件,是解决老人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三)针对社区的对策工作者与社区机构加强合作,多举行社区活动,

8、让老人能够多外出活动,对老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有帮助;加强社区机构建设,完善社区的关怀和照顾体制,如:安排人员定期探访隐性空巢老人,排解他们的孤独感。(四)针对社会的对策工作者扮演呼吁者的角色,向社会保障部门呼吁完善对隐性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体系;呼吁子女能够克服困难尽可能陪伴在父母身边并与他们沟通;呼吁大众媒体能够从积极方面去鼓励隐性空巢老人。谢谢观赏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