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整体性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整体性探索

ID:6034932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31

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整体性探索_第1页
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整体性探索_第2页
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整体性探索_第3页
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整体性探索_第4页
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整体性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整体性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整体性探索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整体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要做到:目标上,注重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做到知能皆顾,全面发展;内容上,注重教材的整体性,做到前后互补,科学发展;过程中,注重课堂主体的整体性,做到师生联动,协调发展;外因上,注重课堂和情境的整体性,做到内外一体,高效发展。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学整体性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提高成绩”和“素质教育”一直处于相互悖逆的状态。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认为“提高成绩”意味着多花时间、多做练习,攀书山、游题海,苦学不辍。如此情况下,何谈“素质教育”?此种做法与“减负

2、”相违背,不可取。笔者认为,提高成绩的关键不在于所用时间,更不能说成绩的取得与所花时间成正比,关键在于教与学的效率,也就是说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如一堂课内)所能传授给学生并为学生所接受的知识越多,效率就越高。那么,教师教的效率和学生学的效率如何能够同步提高呢?笔者作为一线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尝试采用整体性教学法。总的来说,整体性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6一、目标上,注重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做到知能皆顾,全面发展。6《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里,一反以

3、往传统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观念,将知识和技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传播知识,固然是中学历史教师的职责,但能力的培养同样不能松懈。能力的培养,包括很多方面,在课堂上能够得到提高的有: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深度思考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材料分析能力,甚至还有合作和动手能力,等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都应该充分考虑到。笔者曾经观摩过一堂苏州大市的高中历史公开课——人教版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课上,借班上课的教师要求学生根据预习知识和所给出的材料,模拟英国议会的活动情况。学生迅速推举班长为众议院议长,主持会议,其余同学分成

4、几个小组,开始扮演执政党和在野党的角色,并开始就某一问题展开辩论,最后投票表决,由议长宣布结果。整个过程大约用时十五分钟,约占一堂课的三分之一。但是这三分之一堂课的效果,比教师简单地照本宣科地教授知识,效果要显著得多。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了英国议会的运作过程、议会下院多数党所起的作用,由此引申可以进一步明确首相的地位和职能,以及首相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再进一步深化,本单元的中心知识——“代议制”的涵义也能深刻理解。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完成了传授知识这个任务外,还在阅读材料时锻炼了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在模拟辩论时锻炼了学

5、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分配角色时培养了学生协调与合作的能力,甚至还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这是成功的一课,因为它的学习目标完整,做到了“知能皆顾,全面发展”。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简单地应付高考,而是要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总结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甚至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如我们在讲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提到过两次著名的经济危机,一次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的经济滞涨,这两次危机虽然主要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但对中国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书本上没有明确讲到,但高

6、中生完全有能力理解,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前者波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日本也不例外。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后者使美国的实力有所下降,从而调整对华政策,使得中美两国由对抗开始走向缓和。由此,请学生思考,2008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新一轮的全球经济危机,那么,这次危机会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如果学生能够“以古证今”,运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这个问题,就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6二、内容上,注重教材的整体性,做到前后互补,科学发展。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要牵涉多个方面,其与周边事物的关联性和自身所具有的延续性,都是历史研究所要注意的方面。也

7、就是说,历史本身具有横向(同时期)与纵向(不同时期)两个发展方向。这一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具有整体观念,不能将某一知识点单独割裂开来,要将历史知识放到整个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分析。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其体例不管是传统的通史式还是比较先进的模块式,都只注重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方面(横向或纵向)而无法兼顾到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所以,我们在分析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的背景时,往往要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有时还要将背景所涉及的事件和时间向前扩展到数百年前;在分析某个事件的影响时,往往要考虑到

8、以上多个方面,其影响的辐射面可能更广。在讲述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体会历史主干周边的事物对整个事件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同样,一个历史事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