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和其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影响

隐喻和其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影响

ID:6053001

大小:3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1

隐喻和其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影响_第1页
隐喻和其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影响_第2页
隐喻和其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影响_第3页
隐喻和其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影响_第4页
隐喻和其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隐喻和其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隐喻和其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影响  摘要: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基础的观点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出现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词汇学习策略应运而生。本文追溯关于词汇学习中的隐喻的定义及其理论,集中探讨隐喻理论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对词汇教学的影响。关键词:隐喻隐喻理论英语词汇教学1.引语很多年来,虽然词汇并未受到足够多的专门的学术研究,但仍有许多学者认为它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应用语言学领域,对词汇的研究不再忽视。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词汇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于是各种相关的词汇学习方法及策略应运而生。而且许多研究表明,扩大词汇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

2、二语学习者定为主要目标之一,并且为达到这一目标,已出现各种不同学习方法,词汇学习策略也应运而生。现在,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基础的观点已经成为人们所共识。Haynes&Backer(2002)的研究表明,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难点不在于阅读技能,而在于词汇量的不足。本文将追溯关于词汇学习中的隐喻的定义与及其理论,并集中探讨隐喻理论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对词汇教学的影响。82.隐喻的定义及相关理论2.1隐喻的定义2.1.1字典定义2.1.1.1Webster’sThirdNewInternationalDictionary(1986)是这样解释隐喻的:Afigureofspe

3、echinwhichawordorphrasedenotingonekindofobjectoractionisusedinplaceofanothertosuggestalikenessoranalogybetweenthem.2.1.1.2TheChambersDictionary(1993)则如此定义:Afigureofspeechbywhichathingisspokenofasbeingthatwhichitonlyresembles,aswhenaferociouspersoniscalledatiger.显然,以上各词典对隐喻的定义是一致的,即都把隐喻

4、看做是一种修辞手法,体现了修辞学家们对隐喻的统一观点。2.1.2修辞学定义从语源上讲,隐喻可以追溯到希腊语的“metaphora”一词,它由“meta”(over)和“pherein”(tocarry)两个词构成,意思是把一事物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地方。柏拉图经常提到“caveallegory”(洞穴寓言)一词,即他经常把暴露于外的东西成为外部世界,藏于地下的世界比喻为“地下洞穴”。也许他就是隐喻理论研究的第一人。在Poetics(chapter21-25)和Rhetoric(Book8II)中,亚里士多德都阐述了他对隐喻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Metaphorco

5、nsistsingivingthethinganamethatbelongstosomethingelse;thetransferencebeingeitherfromgenustospecies,orfromspeciestospeciesonthegroundofanalogy.”[1](3)2.1.3认知学定义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莱考夫和约翰逊的开创性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一书的出版,对认知隐喻的研究便真正开始了。他们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仅在语言上,而且在思想和行动上。在我们平常的概念系统里,我们的所思、所为,在本质上都是一种隐

6、喻方式”,而且,“隐喻的本质是用理解、体验、表达某种事物的方式来理解、体验、表达另一种事物”[1](5)。简言之,隐喻就是接近、阐释这个世界的基本方法。在众多的隐喻定义中,束定芳指出:“对于修辞学家,隐喻是一种修辞;逻辑学家,范畴上的错误;哲学家,一种鲜明的语言特色;认知学家,真正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2](51)2.2隐喻理论在《隐喻研究》(1999)一书中,RaymondW.Gibbs列举了各种不同隐喻理论。2.2.1比较隐喻理论。亚里士多德在类比的基础上提出隐喻之说:“Iexplain8metaphorbyanalogyaswhatmayhappenwhen

7、offourthingsthesecondstandsinthesamerelationshiptothefirstasthefourthtothethird.”[2](51)换句话说,隐喻中的A,B,C,D的关系可以用A:B=C:D的等式来描述。他又用实例进行了说明:AgobletstandsinthesamerelationtoDionysusasashielddoestoAres.在此例中,agoblet酒杯=theshieldtoDionysus狄俄尼索斯,酒神,ashield=agobletofAres。2.2.2替代隐喻理论语言学家是这样定义替代隐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