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和解决对策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和解决对策

ID:6054583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1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和解决对策_第1页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和解决对策_第2页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和解决对策_第3页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和解决对策_第4页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和解决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和解决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和解决对策  【摘要】高校贫困生在面对物质贫困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要帮助贫困生解决好心理问题应当做好以下工作:建立贫困生档案、关心贫困生的经济需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压力对策【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4-0068-02长期以来,贫困生是高校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高校贫困生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贫困生在面对物质贫困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形成心

2、理及其他方面的问题,给贫困生的成长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同时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一贫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总的来说,贫困生身上有很多优点,如顽强、朴实、独立、吃苦耐劳等,但是个别贫困生也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卑感与自尊心交织共存7自卑感是贫困生最典型的心理特征,也是引发许多心理问题的导火索。很大一部分贫困生来自农村,缺乏良好的教育条件,过多地注重提高文化成绩,忽视了各方面素质的培养。而大学更侧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潜力,很多来自农村的贫困生时时感到自己和别的同学相

3、比没有什么特长和优势,缺乏自信,自卑感日益加深。同时目睹与其他同学之间的经济反差,自尊心也可能转化为一种自卑感。还有一些学生为了维护自己所认为的自尊,不愿或者不敢参与一些活动,失去了锻炼和发展的机会,从而加重了自卑感,甚至产生消极情绪等极端心理。2.虚荣心理有所表现大部分贫困生都能正视现实,勤俭节约。而个别学生对自己的贫困和寒酸感到羞愧,不愿让他人发现自己的处境,于是盲目与他人攀比,把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建立在加重家庭经济负担的基础上。这些学生以贫困为耻,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极力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平衡,这样只会给他

4、们带来更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贫困生的虚荣心是伴着自卑心理产生的,越是贫困的学生往往越注重维护自己的自尊。3.坚强的外表隐藏着脆弱7贫困生大多出身贫寒,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他们顽强坚毅的品格,生活教会了他们坚强。因此,大多数贫困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一种超越其他人的坚韧,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使得他们时常觉得很脆弱。他们原本是班级里的佼佼者,是亲友眼中的希望,进入大学后却变得黯然无光,当曾经支持他们坚强前进的优势失去时,一部分人便难以保持以往学习的韧劲,愤世嫉俗的心理慢慢滋生,对社会、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都看不

5、惯,满腹牢骚。4.人际交往困难重重与人交往是大学生共同的心理需求,许多贫困生乐于参加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自己各方面的兴趣和能力。然而一些贫困生渴望与人交往却又不愿主动与人交往,这就成为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使得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集体生活中困难重重。学校本来就是要过集体生活的,若是不能融入集体,被大家接受,贫困生心理更容易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由于经济上的拮据,贫困生在交往中常缺乏自信,同样是出于经济原因,贫困生无法参与同学聚会或集体活动,渐渐与同学疏远,产生了距离。二引发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

6、原因造成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上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1.客观方面7第一,经济因素。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范畴,学生需要自己支付各类费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费用也不断上涨,对于贫困生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如不能及时交款,还要面临学校的催款压力。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消费都尽可能地避免,而其他同学毫无顾忌的消费行为难免会刺激到个别贫困生,消费需要得不到满足以及攀比心理容易使其心理产生负面的变化。第二,家庭因素。在面对生活的压力时,每个家长会有不同的教育方式,贫困生大多来

7、自于农村或城市下岗职工家庭,部分家长文化素质有所欠缺,其落后的思想、偏激的观点难免会对学生的观念、心态产生负面的影响,使得学生很难保持一种平和、公平、公正的心态看待问题。因此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来说很重要,教育不得法,极易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偏差,从而导致其心理失衡,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第三,教育因素。贫困生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靠着自己的刻苦努力踏入大学的校门。但是农村的教育环境和条件相对落后,使得许多来自农村的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一般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

8、养和发展,导致农村的学生缺乏个性,综合素质有所欠缺。在活动丰富多彩,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里,部分贫困生显得格格不入,进而产生自惭形秽之感。7第四,社会因素。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导致毕业生供大于求,竞争激烈,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贫困生感到前途渺茫、无所适从、孤单无助、情绪低落。此外,多数贫困生家庭背景简单,面对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他们没有可依靠的社会关系,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压力。若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他们很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