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卫与葫芦教案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

ID:6059221

大小:4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1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_第1页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_第2页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_第3页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清兵卫与葫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志贺直哉相关生平、代表作品;2、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3、结合单元话题,仔细体会本篇小说情节发生的特点及其妙处,如本小说中的摇摆处理,矛盾冲突对情节的推动作用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体味文章结构艺术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细节描写、摇摆等艺术手法的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期望和个性解放、人道主义的精神追求。教学重难点:重点:1、分析小说情节发生的特点及其妙处。2、把握作品主题难点:理解“摇摆”等小说中常用的方法与技巧。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启发法、提问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

2、一、导入(多媒体播放葫芦工艺品图片)看了这些葫芦的图片,大家是否也惊叹于葫芦的美呢?今天我们就要走近一个叫清兵卫的日本小男孩,看看他与他的爱好——葫芦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我们一起来学习《清兵卫与葫芦》。二、作家作品志贺直哉(1883-1971年),日本著名小说家,被日本评论家誉为“小说之神”。新现实主义的第一人。1910年,与有岛武郎、有岛生马等共同创办《白桦》杂志,他们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一派。代表作长篇小说《暗夜行路》。三,初读课文,把握作品情节运行模式1、回顾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其中小说能够吸引人最关

3、键的要素:情节。2、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总体把握故事。明确:一个叫清兵卫的小学生热衷于葫芦,并且对鉴赏和收藏葫芦有特别的天赋,但最终在老师、父亲的压力下被迫放弃爱好的故事。3、回顾小说情节的运行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4、本文的情节运行模式:4发生:清兵卫痴迷于葫芦。发展:清兵卫发现独特葫芦。高潮:教员没收葫芦,父亲砸碎葫芦。第二高潮:葫芦辗转卖到高价。结局:清兵卫改变爱好。四、赏析文本1、文章开头交代故事的结局,有何好处?明确:,这种写法称为倒叙。作者开篇设置了一个悬念:“这件事到底是什么事呢?清兵卫“过去”又是如何“热衷于葫芦”呢?悬念的作用: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增加文章

4、的曲折,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2、读课文2-6段,从哪里看出清兵卫是热衷于葫芦的?概括:常常买葫芦,处理葫芦把一老头儿的脑袋错看成葫芦总是呆呆的望葫芦,常常上街看葫芦喜欢收拾葫芦,看葫芦大概所有的葫芦,都被他一一看过了小结细节描写的作用:第一,使情节更丰满。生动的说明了清兵卫特别喜爱葫芦,到了痴迷的程度,葫芦于他是一种很重要的乐趣,绝不是三分钟的热度使然。第二,推动情节发展。清兵卫看过了很多葫芦,这为下文表现他对葫芦的高超鉴赏力作了铺垫,不会让读者觉得后文安排突兀。3、学生分角色朗读父亲与客人的谈话部分,思考:为什么写到父亲与客人的谈话?清兵卫喜欢什么样的葫芦?客人又喜欢什么样的葫芦?父亲怎么

5、看清兵卫的爱好?明确:展示了两大矛盾冲突:清兵卫的爱好和父亲的不支持的矛盾;清兵卫的独到眼光和世俗眼光的矛盾。为下文矛盾的爆发做铺垫。说明清兵卫欣赏葫芦的眼光独到,为下文葫芦卖出高价作铺垫。4、教员发现了清兵卫的小动作,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如何处理这件事,转而写教员的爱好?明确:作者这样写,使时间暂停,情节的推进被“吊”了一“吊”,是运用了“摇摆”的处理方式,使得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5、引入摇摆的概念摇摆:小说在运行时不是毅然决然地向前突奔,而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出现了犹豫不决的状态。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

6、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6、还有哪些情节体现了摇摆?阅读课文的高潮部分。(1)教员家访,父亲恰好不在。(2)清兵卫“心头别别地跳着”,担心他会注意到自己的其他葫芦,结果教员沉醉于自己的训斥,并未注意到仅在咫尺的那些葫芦,清兵卫4终于松了一口气,我们也和他一样松了一口气。(3)刚刚松了一口气,可父亲很快回来了,知道了教员的来访,不仅把清兵卫暴打了一顿,并且非常粗暴地将剩下的葫芦“一个一个地砸碎”,7、小结“摇摆“的作用:通过这几处的摇摆,我们可以发现,“摇摆”是小说情节设置的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它让小说的情节波浪起伏,是小说运行的动力之一。通过语言、情节性格、主题的摇摆,小说才得以

7、如河流一般不住地奔流向前。小说的运行过程,其实就是摇摆的过程。我们抽去小说的内容去看纯粹的结构时,将会发现,那是一个经过若干次摇摆之后留下的曲折、回绕、反反复复的图形。那么大家在进行写作的时候,也可以试着采用“摇摆”这种方式,使你的文章波浪起伏,山重水复,从而增添艺术的魅力。8、至此,矛盾冲突达到了高潮,为什么不直接交代结局,而是宕开一笔写那个用一毛钱买来的葫芦会卖到600块钱的?0.1=50=600?明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