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大化改新(课件)

日本的大化改新(课件)

ID:6062238

大小:11.33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7-12-26

日本的大化改新(课件)_第1页
日本的大化改新(课件)_第2页
日本的大化改新(课件)_第3页
日本的大化改新(课件)_第4页
日本的大化改新(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本的大化改新(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衣带水1、观察古代日本地图概括“日本”与中国的地理关系。2、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角度简单介绍日本。日本的风土民族: 国花:国旗:国徽:大和民族樱花日出之国和服东瀛、东洋、扶桑国服:国名:日本概况圆形,绘有16瓣黄色的菊花瓣图案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和许多民族一样,他们崇拜太阳神神武天皇,日本第一任天皇,传说为天照大神的后裔.受太阳神派遣到人间、解救过神武天皇的这只神鸦有三只脚,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中国的“三足乌”。天皇是日本国君主的尊称,是由最高统治者“大王”改称而来。日本史书记载第一任天皇是被神化的神武天皇,传说是天照大神的后裔。明治维新之后

2、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天皇是真正的最高统治者。在当今日本,天皇依然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开始出现早期国家大和国统一日本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1世纪前后5世纪7世纪中期阅读教材理清线索古代日本的历程“大化改新”646年古代日本发展深受中国的影响秦始皇徐福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寻仙药汉委奴国王金印东汉光武帝画像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据《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记载,公元1~2世纪时,日本列岛上已有100多个小国,同中国交往的就有30余国。公元57年(东汉初),九州北部的倭奴国曾谴使向东汉进贡,汉光武帝赐给其“汉委奴国王”金印

3、。日本遣唐使来华空海774~835804年到唐朝学习佛法,806年归国吉备真备与唐人对弈图693~775奈良时代政治家、学者大化改新1、大化改新的背景:(1)社会状况:(2)经济上:(3)政治上:日本内部(4)中国大唐王朝高度繁荣,朝鲜半岛上一些国家蒸蒸日上。受外部影响(5)日本留学生力倡改革。(6)645年,铲除苏我氏势力。7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材料二: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

4、策,实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这使农民负担减轻,生产时间有保证,社会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文化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和文艺作品,文化繁荣。贞观年间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假设你是当时从中国归国的大和国谴唐使,面对当时两国的社会状况,你会怎么办?你能概括出大化改新的背景吗?内因: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外因: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影响公元645年(日本皇极天皇四年)6月12日,日本太极殿。这一天日本朝廷正在接见“三韩”(新罗、百济、高句丽)的使者,举行“受贡”仪式。随着“嘎吱吱”的一阵响声,宫门全部关

5、闭,中大兄皇子突然拔剑刺杀了大贵族苏我氏,在场的许多贵族大惊失色。原来这是中大兄皇子联合改革派为改革而发动的政变。为什么会出现这场宫廷巨变?皇室和改革派拥立哪一位天皇?年号是什么?7世纪中叶,苏我氏贵族是日本豪强贵族的代表。他们独揽朝政,专权跋扈,成为改革的主要绊脚石。于是中大兄皇子联合改革派发动这场政变。孝德天皇,改年号为“大化”中大兄皇子刺杀苏我氏中臣镰足(614~669)日本大和国贵族。曾向唐朝归来的日本学者学习中国的儒、佛等学说。中大兄皇子与其发动政变,除掉苏我氏。大化改新后,中大兄皇子以太子身份摄政,中臣镰足任内臣,高向玄理任国博士,共同

6、辅佐孝德。孝德天皇日本第36代天皇629.1.4~654.10.10因不满苏我氏专权,以患足疾为名不参与政治。中大兄、中臣镰足发动宫廷政变,诛灭苏我入鹿一族后,即位。2、大化改新的内容:(1)政治上:(2)经济上:(3)法律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701年,日本编订第一部律令法典,作为治国基础。仿照隋唐制度日本民族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具有善于学习、坚忍服从等特点。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朱雀大街名称与走向相同,等等。平城京的唐

7、招提寺是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后主持兴建的。比较一下,平城京与长安街在城市布局方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唐昭提寺(鉴真)大化改新是吸取了中国隋唐的文化,除了以上知识你还知道多少?大家说一说从“大化改新”到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的1200年左右的时间,是日本的封建社会时期。由于中日两国长达两千年的交往,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从日本的围棋、书法、茶道,一直到天皇即位,都有中国文化在背后闪烁。许多在中国已经消失的文化,在日本却很好地保存下来。日本人善于学习他人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并将这一特性加以发挥,创造出自己的日本文明。日本人在电器方面的研究开发就是

8、这一民族特性的极致体现。日本传统文化无处不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想一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