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沥青路面离析相关问题

刍议沥青路面离析相关问题

ID:6067805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1

刍议沥青路面离析相关问题_第1页
刍议沥青路面离析相关问题_第2页
刍议沥青路面离析相关问题_第3页
刍议沥青路面离析相关问题_第4页
刍议沥青路面离析相关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刍议沥青路面离析相关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刍议沥青路面离析相关问题  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有着严重的危害性,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和处理措施。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Abstract:Thesegregationofasphaltconcretepavementhasseriousharmfulness,itsreasonisinmanyaspects,thispaperanalyzesthecausesofsegregationofasphaltconcretepavement,andputsforwardthecorrespondingtechnicalmea

2、sures.Keywords:asphaltconcretepavement;segregation中图分类号:U416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在公路的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离析问题的出现是影响路面质量的关键。因此,在进行施工时,要特别重视路面施工的施工控制。从实际的离析看,离析主要是沥青混凝物在铺设过程中之间相互分离,使得铺设路面的结构比较的松散。其主要有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两种离析类型。而且,离析现象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到铺设的质量,降低路面的强度,大型颗粒物质的堆积,从而使得路面的实用性差,使用寿命减短。1、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原因分析81.1末端离析末端离析是现场最常见的离析现象,主要是由于摊

3、铺机收斗引起的,在路面上形成规则的、间隔一致的翼状离析。离析处摊铺机中央区域细料多,比较密实;摊铺机两侧粗料集中,细集料、沥青含量少,空隙率较大,表面纹理很深。特别是采用一台摊铺机施工的中、下面层,供料车的末端离析现象比较普遍。如果上面层粒径小(AKl3、AKl6等)、且采用两台摊铺机施工,则供料车末端离析现象不明显。1.2接缝离析接缝离析在中、上面层两台摊铺机梯形摊铺施工中较为常见,由于采用两台摊铺机施工,路中央的纵向热接缝往往是最薄弱的环节。接缝处摊铺的混合料过多或过少,都会产生离析现象,甚至会形成“桥”的效应,影响接缝两侧的压实。如果两台摊铺机的摊铺厚度不一致,则接缝处厚度小的一侧不

4、容易压实。由于纵向接缝处位于行车道,轮载作用的次数多,因此应高度重视。1.3随机性离析因设备故障、摊铺机停机、拌和楼生产的混合料波动过大、碾压不及时等都可能造成随机性离析。低气温施工随意停机或保温措施不够也往往会形成这种离析形态。1.4温度离析8温度离析主要在供料车卸完料、摊铺机收斗时出现,上一车的剩料与下一车表面的冷料混合在一起摊铺,由于冷料粘度大,集聚在摊铺机螺旋送料器中央,摊铺后便在摊铺机中央形成明显的温度离析带。温度离析的另一种形式为两幅摊铺机衔接不好或碾压不及时,先摊铺的混合料没有及时碾压而在接缝两侧形成温度差异。温度离析在料车上就已经产生,供料车刚开始卸料时,有些混合料表面的温

5、度已较低。2、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的预防和处理措施2.1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2.1.1原材料。混合料离析同原材料稳定性密切相关,如果所用材料变异性大,导致混合料级配经常变化,就达不到配合比设计要求,因此对占混合料质量90%以上的矿料质量应引起高度重视。首先要控制原材料的料源,要保证料源:出自固定的堂口;经过反击式破碎加工的;同目标配合比取样料源一致。料源的确定主要是考察其加工方式和产量,确定料源之后再取样作配合比试验。原材料进场后的堆放应满足:必须在硬化的、具有良好排水系统的地坪上;各品种材料应用墙体隔开,以免混杂;细集料应采取覆盖措施,潮湿的细料将影响拌和机产量和混合料质量。原材料的取用,尤

6、其是粗集料的取用应保证粗细均匀,生产过程中不允许装载机贴地装料、上料。82.1.2混合料拌和过程,应注意拌和温度和拌和时间,这两个技术参数是保证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关键,在生产配合比验证中需要反复试验并最终确定,生产过程中不应随意变动。时刻留意各热料仓进料、下料情况是否均匀。除特殊情况,一般不允许采用手动放料的方式,手动放料极易导致混合料不均匀,使现场摊铺出现块状离析。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摊铺现场的机械故障、移机等原因而压料,拌和机生产不可能保持固定产量,因此在生产配合比调试验证阶段,必须做出各种集料的速度与拌和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便于在必要的时候降低和提高产量都有据可查。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

7、的矿料级配。一般情况下,在混合料拌和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使级配在规定的级配范围内,并接近要求级配范围的中值。这一过程也应在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反复验证并在得到最终确定后,在生产过程中不得随意变动。在级配曲线中对混合料均匀性影响较大的是中部颗粒数量和粉尘含量。因此,规范要求在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就对4.75、2.36和0.075mm的通过率做出特别要求,即必须接近级配范围的中值。4.75mm和2.36mm这二档集料过少,将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