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1国际行动(含解析)鲁教版选修6.docx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1国际行动(含解析)鲁教版选修6.docx

ID:60899902

大小:211.4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03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1国际行动(含解析)鲁教版选修6.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1国际行动(含解析)鲁教版选修6.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1国际行动(含解析)鲁教版选修6.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1国际行动(含解析)鲁教版选修6.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1国际行动(含解析)鲁教版选修6.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1国际行动(含解析)鲁教版选修6.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分层作业(十一)(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1~2题。1.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B.火山、地震频发C.荒漠化日趋严重D.臭氧层空洞扩大2.解决全球变暖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保护技术、援助资金 ②发达国家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至发展中国家③发展中国家能源利用效率低,更应该减少排放量④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该“环境变迁”都发生在沿海低地,最

2、可能的原因就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第2题,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应该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保护技术、援助资金,全球协作,共同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理应在节能降耗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从全球看并没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也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答案】 1.A 2.D发展绿色食品,进行清洁生产,避免在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污染,这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3~5题。3.绿色食品是指( 

3、 )A.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B.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C.富含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D.绿颜色的营养食品4.目前,绿色食品的市场份额较低,主要原因可能是(  )A.绿色食品成本高、售价高B.绿色食品营养含量比一般农产品低C.人们对绿色食品认识不足D.绿色食品生产要求高,产量低5.实施清洁生产后,工厂(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解析】 第3题,绿色食品是指安全无公害的食品。第4题,绿色食品安全无公害,营养价值高,人们虽然有所认识,但目前生产成本高,价格高,使大多数

4、人望而兴叹。第5题,清洁生产是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答案】 3.A 4.A 5.D某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上,八国集团中美国所做的工作最少。报告通过比较各国自1990年来的排放趋势以及实施《京都议定书》目标的进展等9项量化指标,对八国进行了排名,同时也给各国在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和碳市场发展等三项具体政策方面的表现打了分。据此回答6~7题。6.《京都议定书》要解决的问题是(  )A.酸雨过多B.氟氯烃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C.二氧化碳过量排放D.臭氧层日益被破坏7.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合作,《京都议定书》无法有效执行,将

5、会导致(  )A.大气中的紫外线增多,危害人体健康B.两极地区的冰山大量融化C.文物古迹被腐蚀破坏D.高纬度地区气候更加寒冷【解析】 第6题,《京都议定书》主要解决二氧化碳过量排放问题。第7题,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两极及大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危害;紫外线增多是人们排放氟氯烃,破坏臭氧层造成的。【答案】 6.C 7.B8.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解析】 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皆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

6、。【答案】 D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国2018年环境日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确立该主题,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其中一项强调绿色消费,唤起社会公众转变消费观念和行为,选择绿色产品,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据此回答9~10题。9.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颜色的物品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10.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7、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治病虫害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第9题,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是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不是指颜色。第10题,绿色食品在中国是对具有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和在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生产出来的都不是绿色食品,故选项B正确。【答案】 9.A 10.B二、综合题11.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全球硫循环示意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