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和设计爱莲说(word版) .doc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和设计爱莲说(word版) .doc

ID:60990861

大小:142.04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1-18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和设计爱莲说(word版)  .doc_第1页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和设计爱莲说(word版)  .doc_第2页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和设计爱莲说(word版)  .doc_第3页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和设计爱莲说(word版)  .doc_第4页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和设计爱莲说(word版)  .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和设计爱莲说(word版)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本信息课题语文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23爱莲说作者及工作单位西华县皮营乡皮营二中理志愿]教材分析《爱莲说》是七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和技能:积累文言词语,疏通全文,了解文学体裁和什么是“托物言志”。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语言特色。3.情感态度价值观:

2、感受到文章的美,能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并体会莲的高贵品质。课文篇幅短小,虽寥寥几笔,意却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学生在多次诵读的之后,能了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并体会莲的高贵品质作为本课的重点。把托物言志的手法作为本文难点。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基础,能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和已有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反译并熟背课文;

3、2、了解衬托的写作方法及其作用;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二)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文中运用衬托手法的作用和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主题旨,理解映衬手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1.情景导入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入情景)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学生初步感受“莲”的形象1.学生自读课文:弄清2.诱思导学教师出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点拨指

4、导。字、词、节奏。2.学生自读把握语气和节奏。3.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4.分组疏通文意,学生对照注释及提示理解文意。培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出示学生探究的内容。(多媒体展示)1.什么是“说”?2.看课文注释,画出不能理解的句子。3.文章开头为什么先写陶渊明和世人的爱好?4.文中写了哪些花?重点写什么?为什么要写其他的花?学生分组讨论,与教3.合作5.文章仅仅是写花探究吗?采用了什么写法?花与人有什么关系?6.哪些地方是写莲的?从哪些方面写莲的?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学习合。成绩不错的学生更注和积累,成绩略差的同

5、学的理解并及时消化与及理。让学生自主思考,深入理解文章内涵。4.朗读背诵指导5.拓展延2.写几句关于莲花的话可以是对莲花学生思考讨论后回“工具性”与伸答“人文性”的的描写,学习本文的结合感受,对生活态度的思考男女生分段朗读,自通过提问背通过各种形式的由朗读,教师提问,学诵课文,同时朗读来实现。生用书上的原句回答能为理解性默等。!写打基础。1.与莲花有关的诗歌体现语文衬托的两种类型——正衬,反衬(1)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衬托,表现自己1.归纳主题(找出中心句)2.了解本文衬托的6.课文总写法结本文中,作者除了写莲,还提到了什么花?几次提到?作用是什么?独爱莲,

6、与众不同)予爱莲(2))菊花之隐逸者牡丹花之富贵者(衬托,表现莲的品格高出百花)莲花之君子者(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何人(衬托,感慨世风恶浊,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牡丹之爱众全面掌握文章内板书设计爱莲说周敦颐生长环境---濯清涟而不妖纯真自然,不媚于世体态---中通外直内心通达,行为正直香气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美名远扬亭亭净植高洁独立风度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自尊自爱,令人敬佩托物————————————————————————喻人菊花牡丹对比烘托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我在教学设计中努力探求一种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把学生活动有机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的方法,着

7、眼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培养他们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以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能力。设计的重点放在学生通过自学,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方法上,并把课堂当作他们能力展示的天地,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但是在其中令我不满意的是,不是所以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有些学生还是没有调动起来,我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多找寻方法,促进我和学生共同进步。教学反思一、内容太多,课堂太紧张。可以考虑减去课堂环节的“2、口语练习,同时进一步理解课文”,变之为课外练习;补充资料可以再精简,或只是提到即可,不必全诗朗诵或板书。这样可以节省一些时间。二、课堂朗诵不足,在课内完成背

8、诵任务有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