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牙周病的修复治疗.ppt

第十一章 牙周病的修复治疗.ppt

ID:60995791

大小:4.45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1-01-18

第十一章 牙周病的修复治疗.ppt_第1页
第十一章 牙周病的修复治疗.ppt_第2页
第十一章 牙周病的修复治疗.ppt_第3页
第十一章 牙周病的修复治疗.ppt_第4页
第十一章 牙周病的修复治疗.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 牙周病的修复治疗.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牙周病的修复治疗()贾骏()牙周病是口腔两大主要疾病之一12岁组牙龈出血为57.7%35~44岁人群牙周炎患病率41.0%65~74岁人群牙周炎患病率52.3%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继发性合创伤牙周病基础治疗、牙周手术治疗牙周病修复治疗消除菌斑细菌及其产物牙周病修复治疗的目的调整咬合、消除咬合创伤,减轻牙周组织负担。固定松动牙,重新分配牙合力,控制病理性松动和移位,使牙周组织获得生理性休息,利于牙周愈合。提高咀嚼效能,利于食物消化吸收,改善全身健康。第一节牙周病修复治疗         特点和原则牙周病修复治疗特点——松动牙的固定牙周对不同方向咬合力的反应:垂直

2、力或轴向力利于牙周组织健康水平力或侧向力对牙周损伤大支点支点牙周夹板的作用“多根巨牙”减少有害侧向力,分散牙合力夹板固定对颊舌向外力的抵御能力差于近远中向外力牙周夹板的作用弧形夹板优于直线型夹板,可使颊舌向水平力大部分变为轴向力,减少创伤,更符合牙周组织的生理特性夹板固定的牙越多,弧形越大,固定效果越好牙周病修复治疗特点——咬牙合力的分散牙周组织的代偿功能:平时咀嚼食物所需力量仅为牙周组织耐受力的1/3~1/2。牙齿的功能潜力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代偿作用。牙周病修复治疗的基本原理:通过夹板固定,充分发挥基牙的牙周组织潜力,代偿功能不全的患牙,减轻患牙牙合力负担,达到组织的修复和愈

3、合。促进牙周组织的愈合固定松动牙,限制其动度,消除牙合创伤,分散牙合力,使松动牙的牙周组织得到生理性休息,便可促进松动牙牙周组织的修复和愈合。牙周病修复治疗原则适应证:个别牙或一组牙松动Ⅰ~Ⅱ度,牙槽骨吸收达根长1/2~2/3,经过牙周治疗,炎症基本消失,余留牙周组织尚正常者。个别或一组牙有明显的牙合创伤,有创伤牙合症状和咀嚼功能降低或丧失。牙列缺损,并多数余留牙松动者。个别后牙缺失未及时修复,余牙松动、移位,后牙咬合关系紊乱,前牙因而负担过重存在明显的创伤。上前牙因牙周病而扇形移位,或后牙颊舌向,近中远中向移位,患牙牙槽骨吸收未超过根长1/2,患者年轻,经牙周治疗炎症消失,可

4、考虑先正畸治疗,使患牙复位后再作夹板固定。牙周病修复治疗原则修复治疗前准备:牙列咬合牙齿牙列、咬合牙齿缺失、倾斜移位、伸长纵牙合、横牙合曲线邻接关系、前牙有无扇形移位牙体缺损,临床冠根比例覆合覆盖关系、错牙合和牙合平面变化咀嚼运动中早接触、牙合干扰牙齿牙龈(出血、色泽、外形、质地)牙周袋(深度、形状、分布范围)牙松动度(颊舌向、近远中向、垂直向)牙周电子探针X线检查观察内容牙槽骨、牙周膜牙根牙体和牙髓腔全口曲面断层片/根尖片X线检查全口曲面断层片X线检查根尖片第二节牙周病修复治疗方法调牙合正畸治疗牙周夹板固定调牙合1.调牙合的目的和要求调牙合的目的:是改善牙体外形,消除创伤性合

5、,以维持牙周组织的健康。调牙合要求:a.控制炎症b.必须查明问题所在c.保持正中牙合的咬合支持调牙合2.适应证创伤性牙合磨改高尖陡坡和高边缘嵴楔状牙尖正畸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促进建立协调的牙合关系过长牙,过宽牙合面等异常调牙合3.调牙合方法第一步消除显著的牙合障碍第二步调磨早接触点和牙合干扰正畸治疗1.牙周病正畸治疗特点不能利用生长发育的增长趋势。牙槽骨早有吸收,只作简单的倾斜移动。加力必须很轻,支抗的牙,需增加数量。正畸治疗2.适应证前牙唇向扇形移位,牙间隙增大。前牙拥挤,造成菌斑滞留,清除困难。后牙缺失,邻牙向缺隙倾倒。前后牙牙间隙缝,无邻间接触点。正畸治疗3.牙周病正畸治

6、疗时应注意的问题应严格控制牙周炎症施力必须轻微利用多个基牙固位,需要较长时间夹板固定在正畸治疗中,需3~4周复诊一次矫治方法按一般正畸方法进行夹板固定1.一个良好的夹板应具备的条件制作与使用简便固位力强,效果良好符合口腔卫生条件,有自洁作用对口腔软硬组织无不良刺激不妨碍其他牙周病治疗的进行适当照顾舒适和美观。夹板固定2.夹板设计原则包含稳固的牙上下颌牙合力接近平衡,防止创伤牙冠密切接触,减轻牙周组织的创伤夹板设计成弧形夹板本身应有一定的刚度夹板固定3.暂时性夹板用软不锈钢丝、尼龙丝等作为结扎材料光固化树脂夹板固定松牙尼龙丝、复合树脂夹板夹板固定4.恒久性夹板可摘式恒久夹板固定可

7、摘式夹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