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构成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应用

三大构成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应用

ID:6103675

大小:343.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2

上传者:U-4625
三大构成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应用_第1页
三大构成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应用_第2页
三大构成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应用_第3页
三大构成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三大构成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三大构成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构成”是研究造型艺术设计的基础,是一种认识和创造的科学方法。从造型、审美等方面来进行书籍装帧设计.是“构成”观念的重要体现。从“构成”的新理念、新形式出发,开展新的色彩设计创意。获得新的设计面貌。这是我们设计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文/张蒙杨先艺一.三大构成的基本原理在平面设计中,”构成”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设计元素组合在一起,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分解、组合,并以此来创造出新的.理想的形象。在构成中形式美的法则是如何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进行有效的应用呢7(一)重复构成相同或相似的形态和骨骼连续地、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叫重复。重复构成就是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使设计的画面呈现出统一的、富有节奏感的效果。如在设计的节奏中体验到”我们”的涵义一一对家乡.对祖先、对地域风情的认识。对我们来说,这些民间布艺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也是一种独特的将要或已经逝去的文化情怀,收藏了这份”物化”了的文化情怀.就是收藏了我们自己独特的生活历史,使我们有可能暂时避开身边喧嚣的干扰,在静静的凝视中体验到”过去”的意义和价值。布艺品的艺术语言和神秘的民俗符号,充满了深邃的文化内涵,对研究人类学.民俗学、艺术学等多种学科,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民间文化艺术,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根基.也是民族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和自然形态一样,民间文化的毁灭和消亡是不可再生和再造的,而抢救这些文化遗产,将会给中国和世界留下一批宝贵的文化财富.会给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注入新的人文精神.参考文献.【1】河南濮阳西水坡发掘简报【J】.文物,1988(3)【2]陈晓萍,王抗生、王凯生民间布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3]王连海中国玩具艺术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4】李寸松、张连瑞中国民间玩具【M】太原:希望出版社,1992【5】李友华.虎图腾文化起源探析[J】民族艺术研究,1992(4)【6】屈育德论中国传统文化中虎的观念【J】.社会科学辑刊.1986(4)【7】孔新苗齐鲁民间造型艺术[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8】邓福星主编唐家路、潘鲁生著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作者简介:王珍慧,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实>-3编辑:王若希 《朱熹榜书千字文》上册(图1)《朱熹榜书千字文》中册(图2)《朱熹榜书千字文》下册(图5)《百纳设计工作室手册》的装帧时,作者整体采用”三角形’为主题元素,不断地重复整合成半圆、长方形.五角星.正圆等几何形态,形成一种有规则的组合,使书籍装帧显得十分自由活泼.收到了视觉的收拢与延续的效果。这是一个敢于创新的优秀案例。(二)点.线,面的构成在书籍设计中,有时是纯文字设计,没有图形.此时需要考虑的是文字之间的配合、文字的合理编排和字体字号的正确选择。可以根据构成的需要和书的风格把充满活力的封面字体视为点.线.面来排列组合(作者名破点,书名破点,出版社破线)。单独的一个字是点.当字形成一句话的时候是线.当字形成一个段落的时候是面。在设计时应强调书名的醒目和清晰,这样有良好的可辨性和可读性。如吕敬人的得意之作((朱熹榜书千字文》的封面设计就是以中国书法的基本笔画撇、点.捺作为上、中、下三册书的基本符号特征.既是统一格式.又具有个性。在书籍的内文设计中,他将文武线作为框架使传统格式加以强化,又在框架中注入大小粗细不同的文字符号以及粗细截然不同的线条。上下的粗线稳定了狂散的墨迹,左右的细线与奔放的书法字形成对比,在扩张与内敛,动与静中取得了平衡和谐。(见图1.2.3)(三)肌理构成现代书籍设计中封面材质的选取很重要,不同的材质形成不同的肌理和质感.材质的合理运用,有时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同的肌理美感,不同质地所形成丰富的对比,可以打破画面的单调和呆板,增强书籍的视觉冲击力。如用皮革作为封面设计的材料,猪皮的皮纹较粗糙,以体现粗犷有力的文学语言见长;羊皮较为柔软细腻.但易磨损;牛皮质地坚硬,韧性好,但加工较为困难,适用于大开本的设计。优质的皮革,由于其美观的皮纹和色泽,以及烫印后明显的凹凸对比,在各种封面材质中显得出类拔萃。在《马克思手稿影真》一书的设计中.吕敬人通过纸张、木板.牛皮、金属以及印刷雕刻等工艺演绎出一种全新的书籍形态。此外,除了纸张.纺织物也是常用的装帧材料之一。它包括稠密的棉.麻,人造纤维等织物.也包括光润平滑的天鹅绒、涤纶.贝纶等布料。除了上述构成形式,近似.特异.密集等构成形式也常应用于书籍设计中。二.色彩构成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色彩构成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按一定的色彩规律去组合和搭配,构成新的理想的色彩关系。在书籍装帧设计中,恰当地运用色彩是封面设计成败的关键。因为色是先之于形的,尤其是在远距离识别上.因此更要注意色彩面积、色相、纯度及明度等要素的处理。设计中既要把握色调.运用不同的色调来处理不同的画面,也要将各种因素有机结合,运用色彩对比、调和关系,充分体现书籍的内容和风格。(一)色彩的对比和调和构成色彩对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在空间或时间上相互比较的关系,主要是色彩三要素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等。如由吕敬人设计的封面《赤彤丹朱》,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极为充分。《赤彤丹朱》的封面上没有运用具体图像.而是以略带拙味的宋体文字巧妙地排布成窗形,字间的空档用银灰色衬出一轮红日,显得遥远而凄艳,再加上整个封面满覆着的朱红色,有力地暗喻出红色年代的人文氛围。可见对比色调在书籍设计运用中处理得当,就会产生强烈的视觉震撼效果。(见图4)有对比就有调和,色彩调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和谐而有秩序地组合在一起。色彩调和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同一调和构成、类似调和构成等。在色彩搭配中若对比过强,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这时可运用同一调和构成的方法.在强烈刺激的色彩中都混入同一色,增加各色的同一因素.达到调和感强的色彩。还可以运用互混调和,混入对方的色彩,或点缀同一色,还99—— 可在书籍的小面积抽象或具象图案中运用对比的色彩或同一种色彩,达到调和目的。(二)色彩的心理效应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色彩运用的最终目的是表达和传递感情,如刺眼的高明度色彩使人心慌.夺目鲜艳的红色使人兴奋。因此面向儿童的书籍设计应采用纯度较高和冷暖对比强烈的色调,这样直观的色彩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而一般的教材设计.应采用较沉着的中灰色系和明度、纯度对比较弱的色调,因为艳丽的色彩会让人产生轻浮且不严肃的感觉。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处理好色彩的画面构成,也就是处理好各色块的对比调合关系.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刺激读者的感官,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从而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构成有时可成为书籍造型的骨骼。在书三、立体构成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籍设计中,线的运用随处可见,无论是直书籍是三次元的六面体,是作为立线还是曲线都能尽显其韵律和节奏.如体而存在的。当我们翻书阅读时,书与人利用线材的结索来编织打结.进行装饰造之间就产生了具有动感的交流.更能明型构成。这种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一些以显地感觉到这种立体的存在,书籍设计绳索丝绢、皮革为材料的书籍设计中,如不能只顾书的表皮,还要赋予包含时空吕敬人的《朱熹榜书千字文》的函套就是的全方位整体形态的贯穿.渗透,这已是将一千字反雕在桐木板上,仿照宋代印当今书籍设计的基本要求。总之.书籍装刷的木雕版。全函以皮带串连.如意木扣帧并非书籍的表皮化妆.而是营造一幢合.构成了造型别致的书籍形态。见(图5)的立体文化”建筑”。大多数函套是使用硬纸板制成的,(一)立体构成与书籍设计也有的用木材、织物或皮革制成,五面订立体构成是用各种材料将形态要素合,一面开口.当书籍装入时正好露出书按美的原则组合成新的立体造型,也就是脊。对于成系列的丛书,大部分用书盒装在三维空间中将立体造型要素按一定的盛.即六面全部包裹的形式。函套或书盒原则组合成富有个性美的立体形态。书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其功能的合理性,其籍设计从本质上可以理解成为一种立体次才是突出整套书的格调。造型活动,它不是仅限于封面设计.而块材是立体造型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通过设计封面.封底.书脊.勒口.环它是具有长、宽,高三维空间的封闭实衬页和扉页等书的各个部分,以此架起体。在形态上.它具有几何体和自由体等书籍的天和地、外表和内部,从而表现书类型。自由体的范围较广,从自然界中的籍的神气和精神穿透力。设计者要将立植物花卉到海边的沙石和海螺都是有机体构成的原理和实践运用到装帧设计当形态的体现。如伦敦出版的一本关于建中去,树立从平面到空间、从空间到立筑的书籍《圆顶建筑》.该书被放在一个体,从立体再到立体综合的立体渐进思专门定制的圆形塑料盒中.为了烘托《圆维。顶建筑》的主题.此书被设计成圆形版式(二)线材、面材、块材与书籍设计并在盒子的左下角装订。乳白色的无光线材在立体造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材料做成的标题“Dome“以点状浮凸于它决定形体的方向.并可以把形象的轻量盒子表面。L形透明的凹陷标志里面印制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书籍设计中,线材了许多说明.同样的信息在书籍的封面上重复出现。这种圆形开本的书本身就像一个建筑物,被许多人收藏。四.结语现代书籍设计观念已经极大地提升了书籍设计的文化含量,充分地扩展了书籍设计的空间。书籍设计也由此从单向性向多项性发展.书籍的功能也由此发生革命性的转化——由单向性知识传递的平面结构向知识的横向,纵向、多方位的漫反射式的多元传播结构转化。从”构成”的新理念.新形式出发.开展新的色彩设计创意,获得新的设计面貌,这是我们设计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参考文献:【1】何方、尹章伟,熊文飞、宋新娟书籍装帧设谢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黄志明论三大构成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5(4):192页【3】陈英、孙霖、李梵色彩构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5】关向伟,于君立体构成[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作者简介:张蒙,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硕士,黄石理工学院艺术学院讲师。杨先艺,武汉理工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导实>-3编辑:王若希 三大构成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作者:张蒙,杨先艺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刊名:美与时代(下半月)英文刊名:BEAUTY年,卷(期):2008,(8)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4条)1.何方.尹章伟.熊文飞.宋新娟书籍装帧设计20052.黄志明论三大构成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包装工程2005(04)3.陈英.孙霖.李梵色彩构成20054.关向伟.于君立体构成2005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mysd-x200808038.aspx下载时间:2010年5月23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