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9247.3-2003 印制板组装 第3部分:分规范 通孔安装焊接组装的要求

GBT 19247.3-2003 印制板组装 第3部分:分规范 通孔安装焊接组装的要求

ID:6112135

大小:519.1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1-03

GBT 19247.3-2003 印制板组装 第3部分:分规范 通孔安装焊接组装的要求_第1页
GBT 19247.3-2003 印制板组装 第3部分:分规范 通孔安装焊接组装的要求_第2页
GBT 19247.3-2003 印制板组装 第3部分:分规范 通孔安装焊接组装的要求_第3页
GBT 19247.3-2003 印制板组装 第3部分:分规范 通孔安装焊接组装的要求_第4页
GBT 19247.3-2003 印制板组装 第3部分:分规范 通孔安装焊接组装的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GBT 19247.3-2003 印制板组装 第3部分:分规范 通孔安装焊接组装的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31.240__L”‘荡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247.3-2003/IEC61191-3:1998亡n牛it+G;b口几月出仓含0立口2、2、士m幼大.y1i甲Iifux0-1匕.刁丈夕卜J口NJJ:JJ乃几i匕通孔安装焊接组装的要求Printedboardassemblies-Part3:Sectionalspecification-Requirementsforthrough-holemountsolderedassemblies(IEC61191一3:1998,IDT)2003-11-24发布2004-08-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匡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辰GB/T19247.3-2003/IEC61191-3:1998前言GB/T19247《印制板组装》分为4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规范采用表面安装和相关组装技术的电子和电气焊接组装的要求;—第2部分:分规范表面安装焊接组装的要求;—第3部分:分规范通孔安装焊接组装的要求;—第4部分:分规范引出端焊接组装的要求。本部分为GB/T19247的第3部分,等同采用IEC61191-3:1998《印制板组装第3部分:分规范通孔安装焊接组装的要求)}(英文版)。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规定,

3、作了必要的编辑性修改。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印制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CESI),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第十五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绮、陈长生。GB/T19247.3-2003/IEC61191-3:1998M月目...LC...,叨J.石侧梦八,、行1*1lf占rn叫陌.护卜甲,'UJ.}:=;刃贬.C‘只la#J;.fJI?%6is通孔安装焊接组装的要求1总则1.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引线与通孔焊接组装的要求。本部分适用于用通孔安装方法(THT)

4、进行整体引线与孔组装,也适用于采用其他相关方法(即:表面组装、芯片组装、端接组装)组装中的THT部分。1.2分类本部分根据最终产品的用途对电气和电子组装进行分类。通常分为三个最终产品等级,等级反映产品的可生产性、复杂性、功能要求和检验(检查/测试)频度的差异。这些等级是:A级:普通电子产品B级:专用电子产品C级:高性能电子产品组装使用者有责任确定其产品的等级。应该承认,有些设备可能同属于两个等级。适用时合同中应规定要求的等级和标明任何对参数的例外或附加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924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

5、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19247.1-2003印制板组装第1部分:通用规范采用表面安装和相关组装技术的电子和电气焊接组装的要求(IEC61191-1:1988,IDT)3通孔安装方法(THT)利用元器件的孔将元器件电气连接到导电图形的方法。4元器件的通孔安装此术语适用于通过手工或机器方式将引线插人通孔并焊接的元器件组装。4.1定位精度由机器或手工方式插人元器件的定位精度,应能保证元器

6、件在焊接后正确定位。如果相应的工艺控制不能保证定位符合本条和附录A的要求,则应符合附录A的具体要求。4.2通孔安装元器件的要求4.2.1引线预成型元器件的引线在最终成型前应进行预成型,不包括组装或安装前的最终折弯或保持弯曲。4.2.2已焊好引线需要切削已焊好引线时,工艺控制文件应规定切削工具不能对元器件内部连接点产生有害冲击。4.2.3引线的成型要求引线的成型方式,应使引线到元器件的密封不受损害或降低性能。引线从元器件本体或弯曲半径GB/T19247.3-2003/IEC61191-3:1998前的熔焊点的伸出长度,至少应为引线直径或厚度,但不能小于0.8

7、mm(见图1),若暴露的内层金属使引线的横截面面积减少不超过引线直径的5%,可以接受。引线的成型区域内露出内层金属,应作为工艺缺陷指标。单位为毫米直线长度为直径或引线厚度的r倍,直线长度为直径或引线厚度的2倍,信份1a标准引线的弯曲lb熔焊引线的弯曲注:应从元器件的端部开始测量(元器件的端部包括注:用常规引线安装的元器件跨度为弯月形涂层、焊接密封、焊料或熔焊缝、或其他突7.6mm---33mm,出部分)。卜J&t}l,*Ag/mm0.8^-1.2>1.<0.2一ladN4,04+981.2'fKA9/;1洲5rl1o}/XltffrAg/)g圈1引线弯曲4

8、.2.4消除应力要求元器件引线的成型方式不应限制对引线材料所提供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