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ID:6131759

大小:352.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1-04

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1页
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2页
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3页
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4页
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编制依据一、业主制定的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xx工程指挥部下发的《标准化管理办法汇编》。二、国家、铁道部颁布的现行铁路工程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1.《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2.《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5.《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TZ231-2007);6.《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

2、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8.《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9、《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10.《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11.《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1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8);1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14.《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铁建设[2006]179号);15.《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TB10503-2005);16.铁建设[2007]102号文《

3、关于印发加强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417.铁建设[2007]100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安全工作的通知》;三、xx隧道基础资料及设计文件1.《隧道设计图纸》;2.《工程施工图设计-衬砌参考图》能施(隧)参01;3.《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四、施工图阶段评估结果施工图阶段评估结果见附表(01-01)五、风险评估的阶段安排目前我单位仅进行xx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第二章隧道概况24一、隧道概况xx隧道位于xx境内,隧道区为低山丘陵区,属老爷岭山系。地形起伏较大,山坡陡峻,“V”型冲沟发育。隧区植被茂密。部分为耕地。隧道进口里程DK409+090,出口里程DK41

4、2+517,隧道长3427m,为双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123m。隧道左线DK409+090-DK409+107.55段位于曲线上,曲线半径R=4000m;DK409+107.55-DK411+156.48位于直线上;DK411+156.48-DK412+402.90段位于曲线上,曲线半径4500m;DK412+402.90-DK412+517段位于直线上。隧道内纵坡为11.5‰的下坡。二、工程地质(一)地层岩性隧道区表覆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粉质粘土、砾砂、细圆砾土、碎石土;下伏第三系上新统(βN2)玄武岩、白垩系下统(K1)粉砂岩、砂岩、泥岩,燕山晚期花岗岩,(λц

5、5)安山玢岩;1.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粉质粘土层粉质黏土:灰黑色、黄色,硬塑,含少量角砾,表层为种植土,分布于DK411+577-DK412+475段。砾砂:黄褐色,密实,潮湿,含大量黏性土,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地表,厚约1-2.3m,范围为DK409+100-DK409+200。细圆砾土:黄褐色,中密,潮湿,成分以砂岩、玄武岩、花岗岩为主,充填黏性土。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厚约2-4m,分布范围为DK409+100-DK409+280、DK410+870-DK412+499。24碎石土:灰褐色,中密,潮湿,成分以玄武岩、砂岩为主,充填砂砾及黏性土。覆盖于洞身地表段。2.第

6、三系上新统(βN2)玄武岩玄武岩:黑色、黑绿色,强风化,最大厚度为10m,与下伏白垩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覆盖于隧区范围山顶处,分布范围约DK409+530-DK409+925、DK410+780-DK411+085。3.中生代白垩系下统(K1)泥岩:灰色、灰黑色、褐色、黄褐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部分呈极薄层状,全风化-弱风化,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岩体破碎到极破碎,呈碎石角砾状松散结构,隧道洞身范围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砂岩:灰白色、灰绿色,砂状结构,层状构造,强-弱风化,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岩体较破碎,呈碎石角砾状及碎块状结构,与泥岩相间分布。粉砂岩:灰白色、砂状结构,层状构造,全-强风化

7、,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岩体较破碎,呈碎石角砾状及碎块状结构,呈薄层状分布在泥岩、砂岩中。白垩系下统砂岩、泥岩、粉砂岩的产状110°∠45°。4.燕山晚期花岗岩:灰绿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强-弱风化,岩体较破碎,呈碎状镶嵌结构,与泥岩、砂岩呈不整合接触。安山玢岩:青灰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强-弱风化,岩体较破碎,呈碎状镶嵌结构,与泥岩、砂岩呈不整合接触。(二)地质构造隧区属于华夏系构造体系第二隆起带-老爷岭24隆起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