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教不好的学生.docx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docx

ID:61465541

大小:66.0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2-02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docx_第1页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docx_第2页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docx_第3页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反思“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当今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几乎人人皆知的一句话。这句话最先是源自何处现在已无从考证,我最早从一位政府领导在教师上的讲话那里听到的,后来又经常听领导、专家这么讲,家长喜欢听,学生也喜欢听,管理部门、社会也愿意经常引用,似乎一下子找到了教育的问题所在,似乎是找到了通向教育成功的钥匙。作为教师,也是有的愿意听,他们把它当作是不断激励自己奋斗的精神力量;也有的不愿意听,他们知道教育的成功不完全取决于教师,自己即使再努力,也无法实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对这句并不深奥的话,乍一听不对,再一想似乎又对,仔细一深究就知道不

2、是对与不对这么简单了。老师将学生“教好”还是没有“教好”,决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事,学生变化发展有内因、外因的区分,也有教师的能力与社会期望之间的矛盾,更有学生的智力优势开发与我们现在教育教学组织制度上的冲突,这些,全社会都应该正视,不能一味求全责备将学生的变化发展全怪罪到老师身上。当然,我们也要正确看待“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作用。一、积极作用1.肯定了教师的作用,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看到了教师在学生发展、人的成长的中的作用。教师对社会的影响是通过对人的教育来实现的。今天,教师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教师的所作所为

3、牵动着万户千家,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教师的正确认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加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2.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有利于教师的发展。“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教师更准确地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增加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增强,有利于教师进一步端正教育教学思想,不断加强职业道德素养和提升师德修养,更新教育理念,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学习精深的专业知识,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掌握宽厚的教育教学知识,苦练教学基本功,锤炼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自觉进行教师专业化发展。3.鞭策教师时刻反思自己的教

4、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让教师更多地思考自己的教学中的得失,特别是在学生发展中遇到困惑时,教师更是提醒教师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否正确、方法是否恰当、效果是否明显,这有利于教师的更好地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二、消极影响1.夸大了教师的作用。“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揭示出两层意思一是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二是学生没有被教好责任完全在教师,这两层意思都与科学理论不符,夸大了教师的作用,将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神化。如果不加前提地说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那是错误的,人的发展受到遗传、成熟、环境和个体

5、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例如,不可能将一个下肢残疾的人培养成了跨栏运动员。教师在学生发展中有重要的、特殊的意义,但不能不加限定地说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同理,学生没有被教好的责任完全在教师也错误的。2.增加了教师的职业压力。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说法要作全面剖析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我们现在还报着这样的说法,再给教师以责任感的同时,可能更会给教师带来更大的职业压力。正处在急剧变革时期的中国社会是多变的,在社会转型时期,原有的价值体系的分崩离析后并没有即时被良好的价值体系代替,教师本身在其中

6、就感到几多迷茫,职业倦怠感增加,自我效能感下降,如果再给教师过大的职业压力,那么教师的身心会更加疲惫,可能会成为压垮教师的最后一根稻草。3.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既然学生能否被成才、能否被教师教好并不是教师一己之力所能决定的,那么我们再说“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就是不科学的,也是造成不必要的误解,让社会、家长、学生认为学生没有被教好那就是教师的责任,老师就是莫名地成为社会、家长、学生迁恕的对象,会成为学生不能成为成才的“替罪羊”,再特定的条件下,这种误解还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学生能否成才,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不能否决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不能片面地夸大教

7、师影响;对“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应该有个正确的态度,不要用对与错这种非此即彼的简单逻辑来判断,应该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合理内核,克服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