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隧道出口进洞方案.doc

石龙隧道出口进洞方案.doc

ID:61484722

大小:8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2-04

石龙隧道出口进洞方案.doc_第1页
石龙隧道出口进洞方案.doc_第2页
石龙隧道出口进洞方案.doc_第3页
石龙隧道出口进洞方案.doc_第4页
石龙隧道出口进洞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石龙隧道出口进洞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铁二十局渝沙公路第二工程公司石龙隧道出口进洞方案名程:石龙隧道出口进洞方案编制:李晓燕复核:批准:编制日期:2004.6.28批准日期:石龙隧道出口进洞方案一、工程概况石龙隧道位于重庆市巴南区石龙镇、凉水乡境内,出洞位置附近有简易公路相通,简易公路与巴南区境内的国道相接,交通较为方便。隧道出口位于一南东—北西向深切冲沟的东侧,洞轴线与地形等高线基本正交,地势西高东底,洞口前缘分布一深切冲沟,沟底高程448.000米,低于设计路面高程,沟内常年有水通过。出洞口段表层为第四系崩坡积层堆积,岩层为黄灰色、黄褐色亚黏土夹砂岩,泥岩碎块石,层厚0-13

2、.85米,斜坡上基岩零星出露,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蓬莱组,岩性为中厚状紫红色泥岩,洞口上部为灰白色厚状砂岩。二、施工方案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地质资料来看,隧道的边仰坡物质组成以第四系土层和泥岩为主,洞口段泥页岩地表风化较重,强度较低,土质边坡稳定性差。所以本方案在施工安排时以安全为主考虑。(一)、施工方法1、首先在隧道出口刷坡线外5-10米设置截水天沟一道,以拦截雨水,避免雨水冲刷洞门,造成危害,并用75#浆砌片石砌筑,厚度30厘米,具体形式见下图:2)洞口路堑施工:采用中间拉槽超前,边坡自上而下,严格按设计坡度1:0.75进行刷坡,端墙按10

3、:1坡度刷坡,刷坡范围为k54+765-k755。施工中,严格按技术要求放线,做到不超不欠,采用光面爆破。由于洞口范围内岩体破碎,风化严重,为增加稳定及安全,采用加固处理,洞口支护采用的是强支护,在洞口拱部轮廓外50cm设两环超前小导管,小导管采用φ80mm无缝钢管制作,长度为4.5米,管壁每隔20cm交错钻眼,眼孔直径为φ8mm。沿隧道纵轴线向开挖轮廓线向外10度的外插角钻孔,将小道管打入地层。具体施工如图一:拱部轮廓外10米范围打入R32中空锚杆,间距1.5米,深3米,梅花型布置,仰坡喷射混凝土厚8厘米。对小导管进行注浆,注浆压力为1.5

4、Mp。图一(二)、进洞施工方案进洞采用单侧壁导坑法,短进尺,早封闭,强支护,快循环。具体施工如图二:施工顺序如下:a)左侧上导坑开挖与初期支护(1)、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完成后,开始导坑开挖。(2)、导坑初支,隧道喷射混凝土分两次完成,初喷3cm,钢架支撑安设后复喷至25cm,中间隔墙一次喷够5cm。(3)安设隧道一段工字钢及中间隔墙工字钢。b)左侧下导坑开挖与初期支护(4)、待上导坑施工10米后开始下导坑。(5)、导坑初支,隧道喷射混凝土分两次完成,初喷3cm,钢架支撑安设后复喷至25cm,中间隔墙一次喷够5cm。(6)安设隧道二段工字钢及中间

5、隔墙工字钢。3、右侧上导坑开挖与初期支护(7)、待左侧下导坑施工5米后开始右侧导坑开挖。(8)、导坑初支,隧道喷射混凝土分两次完成,初喷3cm,钢架支撑安设后复喷至25cm,中间隔墙一次喷够5cm。(9)安设隧道一段工字钢。4、右侧下导坑开挖与初期支护(10)、待左侧下导坑施工5米后开始右侧导坑开挖。(11)、导坑初支,隧道喷射混凝土分两次完成,初喷3cm,钢架支撑安设后复喷至25cm,中间隔墙一次喷够5cm。(12)安设隧道三段工字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