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一上半期考.doc

2014高一上半期考.doc

ID:61506520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2-08

2014高一上半期考.doc_第1页
2014高一上半期考.doc_第2页
2014高一上半期考.doc_第3页
2014高一上半期考.doc_第4页
2014高一上半期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高一上半期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4)薄暮冥冥,。(范仲淹《岳阳楼记》)(8),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9),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二) 文言文阅读(15分)2.下列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烛之武退秦师(击退)B.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C.阙秦以利晋(侵损、削减)D.失其所与(结交)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②又前而为歌③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④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⑤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⑥若亡郑而有利于君⑦与郑人盟⑧群臣怪之⑨使使以

2、闻大王A、①②⑦③④⑤⑥⑨⑧B、①②⑦③④⑥⑨⑤⑧C、①⑦③④⑤②⑥⑨⑧D、①⑦③④②⑥⑨⑤⑧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③失其所与,不知④吾其还也⑤顾计不知所出耳⑥荆轲顾笑武阳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两个“顾”字相同B、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其”字不同,两个“顾”字不同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两个“顾”字不同D、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两个“顾”字不同5.与“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句式相同的

3、一项()(3分)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B、燕王拜送于庭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D、夫晋,何厌之有6.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1)又欲肆其西封     (2)朝济而夕设版焉(3)臣愿得谒       (4)愿大王少假借之8.翻译下列句子。(6分)(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⑵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清江曲苏庠属玉①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白苹②满棹归来晚,秋著芦花一岸霜。扁舟系岸依林樾,萧萧两鬓吹华发。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注释】①属玉:一种水

4、鸟。②白苹:水中浮草。(1)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2分)(2)请简析这些意象的作用。(4分)现代文阅读。(6分)谢天(台湾)陈之藩①在小时候,每当冬夜,我们一大家人围着个大圆桌吃饭。我经常坐在祖母身旁,祖母总是摸着我的头说:“感谢老天爷赏我们家饭吃。记住!饭碗里一粒米都不许剩,要是糟蹋粮食,老天爷就不给咱们饭了。”②刚上小学的我,正念一些打倒偶像、破除迷信的课文。我的学校就是从前的关帝庙,我的书桌就是供桌。我曾给周仓戴上眼镜,给关平画上胡了。祖母的话,老天爷什么的,我觉得是既多余,又落伍的。③不过,我却很尊敬我的祖父母,因为这饭确实是他们挣来的,这家确实是

5、他们建立的。我感谢面前的祖父母,不必感谢渺茫的老天爷。④祖父长年在风雨里辛劳,祖母每天在茶饭里刻苦,他们明明知道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捡起田中的麦穗,可为什么却要谢天呢?我,一个小孩子,混吃混玩,我为什么却不感谢老天父?——这个问题,在我的心里一直是个谜。⑤直到前年,我在普林斯敦,浏览爱因斯坦的《我所看见的世界》,才得到一种新领会。⑥我在读这本书时,看到了爱因斯坦对谢天的看法。比如:在与原子始祖波耳的争辩中,爱因斯坦不忘赞美波耳;在数学大师劳伦兹的纪念会上,他谦卑的致词更使人动容。我忽然发现爱因斯坦想尽量给人一个印象,即相对论不是甲发明的,就是乙发明的,

6、好像与爱因斯坦本人不相干似的。就连《相对论》本文中,爱因斯坦也会忽然天外飞来一笔:“这如不是劳伦兹,就不能出《相对论》!”像爱氏这种不居功的态度,实在是史册中少见的。爱因斯坦感谢了这位,感谢了那位,感谢了古人,感谢了今人,就是不提他自己。⑦我就想,为什么立功者偏不居功?像爱因斯坦之于《相对论》,像我祖母之于我家⑧几年来自己到处奔波,挣了几碗饭吃,作一些研究,写了几篇学术文章,真正做了点事以后,才有了一种新觉悟,即是无论什么事,得之于人者太多,出之于己者太少。因为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就感谢天罢。无论什么事,也需要先人的遗爱和遗产,众人的支持与合作,机会等候与

7、到来,这些缺一不可。越是真正做过一点事,越是感觉到自己贡献的渺小。⑨于是,创业的人都会自然地想到上天,而败家的人却无时不想到自己。25.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A.作品的开篇显得平淡,甚至有俗套之嫌,但作品的主题却深刻而富有哲理。寓深刻于平淡,融哲理于浅显,这正是本文的一大特点。B.本文的结构方式是先分后总。第一、二部分是分说,分别从祖母和爱因斯坦两方面说明人们对“谢天”的态度;第三部分则总结,得出结论。C.本文以“谢天”为线索,将祖母、“我”及爱因斯坦对“谢天”的看法等三个材料组织起来,从而使作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D.对比手法

8、的运用,也是本文的一个艺术特点。比如作品通过祖母与爱因斯坦对“谢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