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探究1.doc

科学实验探究1.doc

ID:61565497

大小:14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2-28

科学实验探究1.doc_第1页
科学实验探究1.doc_第2页
科学实验探究1.doc_第3页
科学实验探究1.doc_第4页
科学实验探究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实验探究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学探究题——题型解读——题型特点1.考查的内容:验证金属的活动顺序性;氢氧化钠的变质;溶液的成分或酸碱性;过氧化氢分解是催发剂的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探究;化学反应成分的探究;燃烧的探究等。2.题型赋分:科学探究题设计的题型主要有填空题和实验研究题。分值4——10分。3.能力层级:探究题以“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为原则,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猜想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能力,对实验现象、数据的分析与对比能力及分类、比较、抽象、概括等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等,试题以中等或偏上难度为主。4.考察形式:以联系实际情景、后续学习内容、生活或社会热点

2、等为命题背景,考察学生收集证据,处理信息,设计、评价与改进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及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等科学的探究过程与方法。——命题趋势——以课本基础知识和学生实验情景为载体,突出考察金属活动顺序的验证和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尤其是中和反应的探究及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探究,与生活相关的干燥剂(CaO)成分的探究等。——方法清单——一、解答科学探究题的基本方法1.认真读题,审清题意,确立探究的课题。2.根据课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提取相关的化学知识,设计探究方案。3.根据试题要求,将探究的问题与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与提炼,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中来。二、探究题命题的热点1.针对给出的小课题,资助设计探究

3、方案。2.针对题给情景或信息,自己设计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或猜想,并设计方案对该问题或猜想进行探究。3.对题给的探究方案或猜想进行探究。4.通过对现象、资料、数据的分析与对比,总结出一般规律或结论。5.从探究过程中得到有用的启示或将结论推广和应用。三、探究题题型分类要正确解答探究题,需要搞清楚探究方案设计的思路方法、过程类型及遵循的“四性”原则,即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步骤少、时间短、效果好等)。1.提出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类根据题目要求,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和假设。可用八种方法提出问题和进行猜想(1)从“对立面”中发现问题和猜想;(2)从“逆向思维”中发现问题和猜想;(3)从

4、生活或实验中发现问题和猜想;(4)从探索结果中发现问题和猜想;(5)在异常中发现问题和猜想;(6)在归纳判断中发现问题和猜想;(7)在类比中发现问题和猜想;(8)在“7理所当然”中发现问题和猜想。然后结合猜想,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宏观性质和特征)去解答问题。注意提出的假设要周密,必须有一定的合理性,要有科学依据。例1:小梅同学在家中与妈妈做面包,发现妈妈揉面粉时,在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发酵粉,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她很感兴趣想弄明白,发酵粉为什么能让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呢?请你一同参与小梅的探究.【提出问题】小梅要探究的问题是  .【查阅资料】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5、是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易溶于水,其固体或溶液受热时均能分解,生成一种盐、一种气体和水.【实验探究】小梅按下列实验方案探究小苏打受热分解的产物.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适量小苏打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1)试管口处有液滴生成(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生成的液滴是水(2)生成的气体是  (写化学式)2.取少量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溶于水并加入稀盐酸  生成的盐是碳酸钠【实验结论】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气室,使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那么小苏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拓展延伸】小玲查阅资料发现:①NaHCO3+NaOH=Na2CO3+H2O;②

6、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小玲把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却无明显现象,她产生疑问:这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师帮助下,它们分别通过以下2个实验证明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的确发生了反应(方案1和方案2的实验过程没标出).【实验1】证明反应生成了Na2CO3.7小玲认为当B中溶液变浑浊,就能证明有Na2CO3生成,细心的小梅认为该结论不对,其理由是  .小梅接着上图中实验,又设计了方案1来证明反应后生成了Na2CO3.那么方案1是(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实验2】,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小明接着上图中实验,又设计了方案2来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那么方

7、案2是(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总结归纳】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一是  ,二是  .1.设计实验及验证类此类题目根据提出的问题或猜想与假设的问题,进行实验设计,从而验证所提出的问题与假设是正确的。要准确解答此类题目,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设计的知识主要有三大气体(O2、CO2、H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