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几种模式.ppt

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几种模式.ppt

ID:61569017

大小:388.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21-02-28

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几种模式.ppt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几种模式.ppt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几种模式.ppt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几种模式.ppt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几种模式.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几种模式.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几种模式第一种模式:炼字(词)题诗歌的表达效果是多方面的,它或一字提挈全篇,习惯上被称作“诗眼”;或是在动词、形容词、副词的使用上造语精、造语新,表情达意自然贴切,人们称作“炼字”。其具体考查内容是比较丰富的。但要注意的是,“炼字”往往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答题时要从两方面去发掘。炼字(词)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炼字(词)题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

2、的含义(释含义、明手法)。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对象、特征)。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哲理,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这样写答案格式:该词有……的含义,采用……修辞手法,化……为……【释含义、明手法】,写出了……,【描景象】,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同时在结构上还照应了(前)后文的……(或“为……做了铺垫”)【表感情、谈作用】。(08年全国卷I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

3、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参考答案】“网”有“网住”的意思,运用了想象和比喻的手法。诗人首先通过想象把小雨比喻成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它似乎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化“无形”为“有形”,非常生动、形象。【参考答案】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

4、绪。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呜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参考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对“看”这一动作的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

5、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第二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题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分析语言特色题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山中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暮明年绿,王孙归

6、不归?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送别诗在运用语言上的特点。【参考答案】这是一首送别诗,语言朴素、自然。诗人从生活中选取了“关柴门”这一看似平凡的事情,来表现主人公在与朋友分别后内心的寂寞、惆怅。运用自然、朴素的语言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主人公对朋友的那种依依惜别之情。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参考答案】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通过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朴素率真的船家女形象。第三种模式:分析表达技巧型【考点解读】在高考试题中“表达

7、技巧”是个广义的综合概念。它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境更蕴藉、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结构技巧”等。分析表达技巧型题的命题形式(1)提问角度直接提问该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作赏析。该句(诗)使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试作赏析。该句(诗)运用了某种(直接指明)手法?试作赏析。间接提问该句(联、诗)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这类提问,答题时必须写出表达技巧。(2)区分题干中的“一”“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