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聚落说课稿.doc

世界的聚落说课稿.doc

ID:61626321

大小: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04

世界的聚落说课稿.doc_第1页
世界的聚落说课稿.doc_第2页
世界的聚落说课稿.doc_第3页
世界的聚落说课稿.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世界的聚落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世界的聚落》说课稿(讲稿)福田区皇岗中学颜慧敏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聚落》。我将从课标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意图。一、课标与教材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章《世界的居民》是学生在七年级地理学习中首次接触人文地理,《世界的聚落》将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加深同学们对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关系的认识,是前三节内容的延续和拓展,在整个世界地理学习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2、课标要求●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

2、村景观的差别。●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描述乡村与城市景观的差别;(2)能举例分析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4)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创新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分析城市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1、乡村与城市景观的差异、聚落与环境的关系2、保护世界文化遗传的意义教学难点:探究聚落与自

3、然环境的关系二、学情分析-------活动设计的依据(谈教育对象的认知特点)根据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三、教法学法教法:以活动为主线,以读图、析图为核心,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比较、进行合作探究式的教学。学法:鼓励小组合作收集信息资料、完成导学案。读图分析、整理归纳、活动探究、合作学习等。四、教学过程——参与、体验的过程分为课前部分与课堂部分;课前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4课堂部分:聚落的形态聚落与环境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聚落聚落的主要形式城乡村主要差别聚落的位置、分布与

4、自然环境的关系聚落形态、建筑特色与自然环境关系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聚落和传统建筑的保护展图片、找差异:口才秀,找问题:看照片,说演变:赏音乐,辩环境看环境,我设计辩论会,谈保护首先,【导入新课】以“魅力深圳”视频导入:设计目的:用贴近生活实际的视频导入,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兴趣。【讲授新课】本节课分三个环节进行学习。首先带领学生去认识聚落的形态一、了解聚落的形态活动1“展图片,找差异”——请各组同学展示课前收集“介绍我的家乡“为主题的景观照片、明信片、纪念币等,说说上面所描绘的是城市?还是乡村?然后通过

5、练习“大家来找茬——寻找乡村与城市景观的差异”归纳出城乡景观上的差异活动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鼓励学生能根据展示的物品的提取有效信息,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知道聚落的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激发其通过参与活动对身边地理知识的热爱,对地理的学习充满期待。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完成下表:房屋高低房屋密度大小道路多少商店多少学校多少医院多少有无农田有无果园有无池塘从事生产活动城市乡村活动3“口才秀,找问题”——组织学生分两组进行围

6、绕着城市好?还是乡村好?进行大讨论,联系实际,归纳出城市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活动4“看照片,说演变”——展示深圳的新老照片,了解乡村演变成城市的过程,同时又能够从发展角度来体会社会经济发展与聚落发展和演变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城乡景观差异的认识。承转:城市和乡村差异很大,不同的聚落有不同的特征。你是否想生活在一个最美的聚落里,让我们来探索聚落,打造我们心目中的理想家园。4引入第二个环节的学习。二、探索聚落——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此内容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为突出重

7、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三个活动,指导学生通过活动探究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活动5“赏音乐,辩环境”——欣赏歌曲视频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仔细分析这些歌曲所描绘的是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建筑有什么样的特色?通过播放耳熟能详的地方名歌,让学生去感受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分布着不同民居,使其对聚落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设计活动6:角色扮演—我来选址。假设我是一位原始部族的首领,我会把家园建在哪里?你在选址的时候,你会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进行讨

8、论,分析,有的说建在河流旁边,有的说建在山间、有的会说建在平原地区……在他们的讨论中得出建造家园会考虑地形、水源、交通等等地理条件。从而得出聚落的形成条件。在了解了聚落形成的条件之后,我将安排练习,让学生将“建筑与气候条件、民居特色”进行连线。为了降低难度,把有代表性的西亚的村庄、东南亚的高架屋、放在世界地形图上,让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信息资料,读图分析并连线,降低难度,使得学生比较容易地认识不同民居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设计活动7:我来连线。连线题:将下列房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