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教学课《苇叶船》教学设计 (2).doc

歌唱教学课《苇叶船》教学设计 (2).doc

ID:61629567

大小:64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3-04

歌唱教学课《苇叶船》教学设计 (2).doc_第1页
歌唱教学课《苇叶船》教学设计 (2).doc_第2页
歌唱教学课《苇叶船》教学设计 (2).doc_第3页
歌唱教学课《苇叶船》教学设计 (2).doc_第4页
歌唱教学课《苇叶船》教学设计 (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歌唱教学课《苇叶船》教学设计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9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苇叶船》作品分析:这是一首优秀的儿童创作歌曲,歌曲采用通俗、形象的语言,表现了孩子们对台湾小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急切盼望。歌曲旋律委婉、深情,语言形象鲜明,是一首充满了情感的儿童歌曲。歌曲为二段体,E宫调式,四四拍。歌曲的第1至第8小节为第一乐段,第9至16小节为第二乐段。歌曲采用了一个短小的八个小节的前奏,前奏的旋律采用了规整的八分音符节奏排列,有两个乐句构成。旋律多采用三度的小幅跳进和级进的方式进行,一开始就给人以委婉、深情之感。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第

2、一乐句旋律一开始仍然沿用了前奏的节奏型排列,第一小节在“3”上重复使用了三次同音反复后下行级进,在第二小节在上行级进后采用了六度的下行大跳,这样的旋律进行仿佛是一段娓娓的述说,拉开的歌曲的序幕。第二乐句从一个向上的三度小跳开始,整个乐句在跳跃和级进中交替进行,旋律音逐步推高,将音乐情绪慢慢拉升。第三乐句为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旋律与第一乐句基本相同,知识在乐句的结束音上稍有变化。而紧接的第四乐句采用了弱起,旋律的开始音采用了第三乐句的结束音,在向上三度的小幅跳跃与跟进的上行级进后,旋律再次采用了向下的六度跳跃,乐

3、段的旋律完全终止在主音上,给人以完整的段落感。整个乐段旋律婉转起伏,在平缓与稍大的起伏中,旋律流畅、连贯。旋律线条仿佛是大海的层层破浪,连绵起伏,层层推进。9第二乐段由四个规整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第一乐句旋律仍然从三音开始,连续的向上、向下的三度跳跃,一开始就在第一乐段的基础上增强了跳跃感,使音乐情绪进一步增强。第二乐句的旋律跳跃感加强,旋律起伏较第一乐句更加鲜明。第三乐句的旋律为第一乐句的发展,第一小节的旋律完全相同。第四乐句的旋律与第一乐段的第四乐句基本相同。两个乐段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旋律结束,乐段的旋

4、律最终终止在主音上,给人以完全的终止感。两个乐段的旋律基本保持在一个相同的音区发展,旋律细腻,柔和,乐句中的旋律流动欧方了海浪起伏,与歌曲意境想吻合。在歌曲的最后,作者加入了一个结束乐句,乐句旋律采用了渐慢的速度,旋律音区发展到全区的最高音,将歌曲的情绪推向全区的高潮。旋律结束在五音上,旋律的半终止感将歌曲的情绪延续到了音乐之外。歌词分为两个段落,借用了“苇叶船”这一音乐形象,寄托了作者对台湾同胞的思念之情。歌词为七字四句体,第一段歌词表现了悠悠的思念之情,第二段表现了更加急切的盼望团圆的情感。学情分析:歌曲的

5、音域为9度,最高音在c2上,最低音在小字组的降b上,这一音域是非常适合学生歌唱的。歌曲的旋律起伏不大,节奏规整,大多采用了八分、四分音符的排列。歌曲节奏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没有学习的困难。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歌唱能力,基本能够运用连贯的气息唱好歌曲。在班级齐唱中,也基本能够保持统一的音色进行歌唱。在这样基础上,本课时的教学应进一步关注学生歌唱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在较高音区歌唱时的歌唱状态调整。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对歌曲的情感理解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能力。在本课时中,应关注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并引导学生用歌声

6、去自主表达情感。教学目标:1.在歌唱中,体验委婉、深情的歌曲情感,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对台湾同胞的思念之情。91.能够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保持好歌唱的气息、歌唱音色。2.体验旋律波浪式的线条,能够用声音的力度变化变现歌曲的这一旋律特点。3.能够依据歌曲的乐句划分,选择演唱的换气点;能够自主选用恰当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情感。4.在视唱、默唱、模唱学习中,进一步提高识读乐谱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能够自主选用力度、速度表达歌曲情感。教学步骤:一、导入:1.聆听歌曲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

7、听,歌曲为我们讲述了什么。(播放歌曲录音范唱,学生聆听)生答:略师:青青的苇叶变成了捧在手心里的小船,顺着蓝蓝的海浪,小船飘向了美丽的台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苇叶船》。教学行为:1.在引言部分,教师加上体态动作。2.学生在读课题的时候,教师关注学生朗读的状态,要求轻声、高位置,有情感地朗读。2.发声练习:师:听,在大海边传来了这样的歌声。板书设计:教学行为:1.教师单手弹旋律,用“啦”范唱。2.学唱旋律师:跟着老师的琴声轻轻地试着唱一唱。93.关注学生音准、节奏。如果出现问题,教师采用示范的方式解决。

8、4.有情感地演唱师:在旋律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音乐记号,谁能来指一指。A:换气记号:当学生指出这是换气记号时,教师跟进进行歌唱呼吸的训练。师:在演唱时看到换气记号,是提示我们在这里要换一口气,来跟着老师一起做一做。注意,吸气以后不要闭上嘴。(教师指挥,生练习两次)师:用这样的换气方法,我们来唱一唱。(师单手弹琴,单手指挥,生演唱)5.移调发声训练(D—E)师:看着歌谱,跟着老师的琴声我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