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学设计档.doc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档.doc

ID:61633109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04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档.doc_第1页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档.doc_第2页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档.doc_第3页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档.doc_第4页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档.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后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  1、“长文短教”抓住文章重点,突出文章精髓。这篇文章的篇幅较长,可学点、可教点较多,教学设计时教师的取舍尤为重要,应力求抓住最主要的内容,突出最精华的部分,在有限的课时内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2、读写相联系,以读促写作。这篇小说在写作技巧上有着许多值得借鉴,值得学习的地方。如:以小男孩为主人公的叙述角度,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诙谐幽默又不乏表现力的语言等等,应力求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综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2、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听读,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②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③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出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引导学生创新写作,激发想象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文章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三、教法:  1、诵读法:通过默读、品读、理清思路、熟悉情节,并用简要语言复述出来。  2、探究法:在边读边议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发展与变化,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而理解人物的品质、个性特征及社会意义。   

3、 [教学设计]  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完成积累  1、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反映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最后一课》。题目为什么叫最后一课呢?请同学们跳读,用课文原句回答¬--原句在第11段中。(板书:《最后一课》)  2、作者于1873年写下了这篇文章,你知道这段历史吗?本文体裁是什么?  师生交流:本文写于1873年,反映的是1870-187

4、1年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故事。(板书:小说)  3、本文作者是谁?  都德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一生共创了13部长篇小说,两部回忆录,一部剧本和四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板书作者:都德)  4、检查课前预读情况  注音:哽()赚()踱()捂()惩罚()祈祷()诧异()宛转()  (二)教学过程  1、第一个教学板块:听读¬-------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听读课文,感知主要人物  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本人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让学生在听读

5、的过程中去了解。  小结: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这是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爱国热情的。(板书: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2)默读全文,说说文章思路  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默读全文,不动唇、不指读,边读边思考,了解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以上“最后一课”为重点,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用简要的语言表达文章的思路。可能有如下几种:  a、课前、课上和下课  b、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下课  c、上课前,上课时

6、  小结:以上故事情节的三种划分法,都有道理,但比较而言,第一种更为妥当,因为:它将故事情节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上和下课,突出了“课上”的情景;而第二种将故事情节分为四个层次: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和宣布下课、其中一、二部分意思相同,可以合并,都指上课之前,不必单独划开;最后一种划法将故事情节分为两个部分:上课前、上课时,但不包含“下课”的情景,缺少了故事的完整性。所以课文按第一种分法为好:第一部分(1-10):写上课前,小弗郎士在路上所见的典型环境和课堂气氛;第二部分(11-23):写最

7、后一课的经过,重点写了法语课,其次还写了习字课、历史课与拼音课;第三部分(24-29):写下课时的情景。(板书:课前、上课、下课)  2、第二个教学板块:品读¬---------体味语言感悟思想  (1)品读小弗郎士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边读边用笔勾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重要语句,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按小弗郎士的三个思想感情变化,分成三组,每组回答一个问题。  a、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  b、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c、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小结:小弗郎士是

8、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自己不严,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原本就不是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板书:语言动作心理)  (2)品读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  集中讨论、学生评析、教师小结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