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doc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doc

ID:61660756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07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doc_第1页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doc_第2页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doc_第3页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doc_第4页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研究性学习的兴起,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特征。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主体。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由教学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激发者、组织者,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愉快地学习成为当今教育的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主体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动性呢?几年来,我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思考,并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学生重视相互讨论,重视彼此交流,

2、重视以合作的方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老师为主导,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一、培养兴趣,激发活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讲三角形稳定性和四边形可变性时,我就问学生“5为什么射击瞄准时,用手托枪杆(此时枪杆,手臂和胸部构成三角形)能保持稳定,伸缩的推拉门要做成四边形呢?短短的几

3、句话,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了求知创新欲望。(二)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可以把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更直观形象的传输给学生,使学生学习事半功倍,原因就在于有动感声像的电化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学中我针对学生都有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心理,常采用分组讨论法,小组竞赛法,让学生比一比谁先做出来,谁的方法多等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积极性。二、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枯燥呆板的课堂气氛容易使学生的主体性被扼杀,只有在浓厚的民主氛围中,轻松的情景下,思维才会得到充

4、分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特别是留守学生,教师应该在生活、学习上都关心他们,弥补他们缺少的那一部分父爱和母爱,从而激起他们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偏爱一部分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关心与辅导。总之,只要教师充分重视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作用,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和业务修养,悉心关怀和热爱学生,就一定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三、确立目标,主动参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5教师应充分信任

5、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创设自主学习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1、提出问题,引导参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与焦点,根据学生认识和“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点拨、诱导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的欲望,唤起学生的能动性。例如:讲解认识不等式时,我向学生首先出示这样一个问题:世纪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一次购票满30张,每张票可少收1元。某班有27名少先队员去世纪公园进行活动。当领队王小华准备好了零钱到售票处买27张票时,爱动脑筋的李敏同学喊住

6、了王小华,提议买30张票。但有的同学不明白,明明我们只有27个人,买30张票,岂不是“浪费”吗?那么,究竟李敏的提议对不对呢?是不是真的“浪费”呢?通过这样一个似乎很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我们所要研究的课题上来。2、精心指导,自主参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讨论、争论、辨析,让学生自主获取信息。例如:学习“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5一节内容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原来已经学过了幂的运算法则(在正整数指数范围内),现在指数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全体整数,那么,原来所学的幂的运算法则现在是否还成立呢?在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辨析,使学生之间、

7、师生之间在知识上相互补充,思维方法上相互启发,情绪上相互感染,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此时学生已经完全投入到对知识的思考和探究之中。这样使学生除在已解决的问题中看到自己的成果,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满足外,现在遇到的是一个新的问题又觉得不满足,促使他们进一步去思考。这种不断激活课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断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创设数学思维的情景,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2)整个新知的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