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李婧婧.doc

浅谈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李婧婧.doc

ID:61668134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3-09

浅谈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李婧婧.doc_第1页
浅谈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李婧婧.doc_第2页
浅谈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李婧婧.doc_第3页
浅谈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李婧婧.doc_第4页
浅谈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李婧婧.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李婧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宁夏特殊教育学校李婧婧【摘要】: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教育的重心正逐步沿着教书向着育人的轨迹上发生着变化。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健康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而听障儿童作为弱势群体,心里健康的维护显得尤为特殊、棘手和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特教工作者首先要对聋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源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研究出系统化的心理辅导教育及心理干预的方式方法,并用我们的热情、关爱,无私奉献的精神照亮聋生心中,给予他们温暖,指引他们成长。【关键词】:听障儿童心理障碍教育

2、部出台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中所指出的:“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听障儿童作为人口基数较大的一个特教生分支,他们特殊的生理决定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他们在认知、学习、交往等诸方面的困难和心理偏差,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是一件极具有

3、必要性又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如何正确认识聋生的心里障碍,正确引导聋生以健康的心态面对挑战和人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本文主要研究的议题。一、听障儿童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听障儿童、即听力障碍儿童,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因而听不到或者听不清周围的环境声音以及言语声的儿童。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2057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34.28%其中14岁以下的约200多万,每年还有3万多新增聋哑儿童。有研究表明,聋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接近3

4、0%。在关于聋生心理障碍的一系列调查中,集中体现了以下一些问题:聋生在特教学生中占据着相当高的比例,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大群体,而聋生中较为普遍的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主要表征为:(1)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不佳、焦虑倾向性明显高于普通正常学生;(2)自我评价方面,存在自卑倾向;(3)情绪情感体验方面、存在孤独体验情结(4)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程度不同的对人焦虑;(5)个体发展方面,听力残疾学生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与正常学生基本一致。从心理学、心理健康的角度去分析,聋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主要集中

5、在社交敏感,偏执,抑郁三个方面。社交敏感主要体现在:不愿与正常人交往,心中存在自卑情结,要么胆怯要么目空一切的自大。表现出要与正常人交往缺乏热情,即使交往也是简单而枯燥,根本提不起聋生交往的兴趣,聋生交往的圈子狭小单一,仅仅局限于聋人群体和少数亲朋好友,聋生之间往往易出现早恋,从而主观上避免了和其他人正常社交的需求。强迫症状:主要体现在(1)强迫联想,即常常联想自己失去亲人的照顾,失去老师同学的关心,变成社会上流浪的残疾人,并由此激起聋生最普遍存在的情绪紧张和恐惧心理。(2)强迫对立思维,即两种对立的词

6、句或概念反复在脑中相继出现,而感到苦恼和紧张,如想到“拥护”,立即出现“反对”;说到“好人”时即想到“坏蛋”等。(3)强迫思维即受到伤害或者不公正待遇,这一思想,冲动意念会反复或持久的闯入头脑,以致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苦烦恼。(3)强迫性恐惧:由于种种心理原因,导致聋生处于高度焦虑不安全的心理状况,会使得聋童常常会冒出报复社会,或者报复某个人,又或者因为怕失去生存来源而产生盗窃抢劫等等念头这些念头产生会让聋童产生强迫性恐惧,时刻担心自己会做出违反法律或社会规范甚至伤天害理的事。抑郁:聋生的人格缺陷往往是造

7、成抑郁的根本原因,尤其是自卑和依赖性强,而上述两种包括社交缺陷、强迫心理客观上大大增加了聋生患有抑郁情节的可能性。聋生的抑郁症状往往表现为:自怨自艾、泄气、缺乏自我价值肯定、做事犹豫不决、注意力分散、在群体中往往表现的焦躁不安、对生活丧失兴趣、自我可怜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臆想、和自杀冲动。二、教育对策分析(一)平等对待,换位思考,发挥模范和榜样作用。针对他们社交敏感的心理状况,以朋友的姿态平等的对待,常常思考模拟聋生的心理以及身体状况去思考问题切实的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需求态度以及心理。从而达到让他们对

8、我们打开心门,然后可以试着让他们去模仿学习我们的生活态度和世界观。或者找出他们身边的同为聋生的学长,朋友亲人甚至父母等等的楷模。(二)清除社交障碍,解决聋生的社交回避现象。聋生和健全人交往过程中心中存在一份困惑,那就是自卑心理,自愧不如他人,因此在健全人面前抬不起头,也羞于和健全人打交道,害怕受到歧视,因而难以理解和融入社会。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从心理上给予以教育,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陷和不幸,首先要针对个体发掘出聋人自己的闪光点,树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