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二下苏科版7.1走进分子世界教学设计6.docx

物理初二下苏科版7.1走进分子世界教学设计6.docx

ID:61697718

大小:66.5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10

物理初二下苏科版7.1走进分子世界教学设计6.docx_第1页
物理初二下苏科版7.1走进分子世界教学设计6.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物理初二下苏科版7.1走进分子世界教学设计6.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理初二下苏科版7.1走进分子世界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了解人类在认识物质结构过程中采纳的科学方法。明白分子模型的要紧内容,明白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会用图形、文字、语言描述分子模型。2、明白显微镜在拓展人们的视觉范围、探测微观粒子方面的重要作用。3、通过实验探究及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了解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并能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4、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究微观世界奥秘的,初步体会探究微观物质结构的模型方法。5、了解纳米科学技术的初步内容,明白纳

2、米材料的一些奇特性质及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6、通过学习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欲望,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适应。进一步体会生活、物理、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具]粉笔、放大镜、水、高锰酸钾、酒精、玻璃管、铅块、钩码、烧杯[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依照观看到的现象提出一种模型猜想,收集证据证实提出的猜想。2、难点:建立分子结构模型。[教学过程][引入]课前在教室内喷空气清新剂,让同学们猜气味提出问题:我们是如何感受到气味的?清新剂是如何进入我们的鼻子的?空气什么原因

3、没有阻挡它?[讲解]:今天我们就来解决那个问题,科学家在研究无法看到的微观结构时常常依照观看到的现象提出一个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猜想,现在我们借用科学家的这种方法认识物质的结构。[板书]【一】走进分子世界[演示实验]用放大镜观看粉笔线条让学生说出现象,并说明粉笔的结构[演示实验]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让学生说出观看到的现象,并说明水什么原因变成紫红色的[演示实验]酒精和水混合于玻璃管中让学生说出现象,并说明这能说明什么问题?[阅读]阅读学案上的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模型,你认为那种

4、结构能够解释上述现象,请选择,并尝试解释。[模型]1: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2: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颗粒之间有空隙;,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3:固体是由微小颗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微粒能够挤进液体中。[学生选择并解释,老师引导][延伸]此模型能够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举例。[讲解]:科学家们发明,物质是可分的,但分到一定程度,物质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举例说明,得到分子概念。[板书]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此处提出化学性质到初三再学〕

5、2、分子模型:〔1〕、物质是有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讲解观看微观世界的工具]光学显微镜——细胞电子显微镜——分子[讲解分子的大小]两个比较2500万个人和2500万个水分子标准大气压下1立方厘米的气体分子个数[过渡]我们刚才作的高锰酸钾实验中,什么原因整杯水都变紫红了呢?[引导学生说明并得出结论〔2〕、分子一直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讲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这种现象说明~[演示实验]铅块挂钩码实验学生说出观看到的现象,并得到结论,[讲解]:物体并不是特别容易压缩[板

6、书]〔3〕、分子间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讲解]分子间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那么什么时候表现出来了?跟什么有关呢?[阅读]学生阅读,并知指导,能够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特征。[阅读]纳米材料[问]现在你能不能解释:清新剂是如何进入我们的鼻子的?空气什么原因没有阻挡它?[小结][课堂练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