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换位法在儿科护理的应用.doc

角色换位法在儿科护理的应用.doc

ID:61802457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21

角色换位法在儿科护理的应用.doc_第1页
角色换位法在儿科护理的应用.doc_第2页
角色换位法在儿科护理的应用.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角色换位法在儿科护理的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无止境角色换位法在儿科护理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角色换位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任教的2014级护理6班、8班课程儿科护理学的学生13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根据其教学方式的差异,将参与实验的成员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并将其分别定义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其中2014级护理6班为对照组,2014级护理8班为研究组,对照组采取一般的形式进行教学,研究组则为学生提供角色换位法的教学方式,教学结束后,对两组成员的教学效果以满意程度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测试显示,研究组学生的教学成果以及满意

2、程度与对照组学生比较,具有显著的优势,研究组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动手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组间数据差异,(P关键词:角色换位法;儿科护理教学;应用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1],本次实验对其儿科护理教学的方式进行探讨,选择我校2014级护理6班和8班两班学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2014级护理8班采取了角色换位法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具体的报告如下呈现: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校2014级护理6班和8班两班学生作为实

3、验研究对象,并将参与实验的成员,按照其教学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n=65例)与研究组(n=65例)。研究组中,最小年龄为17岁,最大年龄为20岁,平年龄为(18.5±0.8)岁;对照组中,最小年龄为17岁,最大年龄为19岁,平年龄为(18.2±0.9)岁;排除标准:(1)不愿意参与本次实验学生;(2)年龄不足16岁的学生;(3)非本班的学生;(4)无法完成教学内容的学生;(5)对本次教学模式存在抵触情绪的学生。研究组学生以及对照组学生在年龄层次、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显著差异,(P2结果2.1

4、临床效果的比较。测试显示,研究组学生的教学成果以及满意程度与对照组学生比较,具有显著的优势,研究组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动手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组间数据差异,(P3讨论3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为了实现实用型的教学模式,保持培养目标以及教学目标的统一性,本次实验将角色换位法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工作中来[3],如此一来不仅使教学效果以及教学内容得到了提高,还可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人文素质得到提高,对其综合素质的增强有着积极的意义[4]。角色换位法的应用不仅可使学生对掌握当堂教学的内容,还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5、,增强其学习的兴趣,使其自觉的投入到教学情境中来,与此同时还可充分的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对其知识的掌握以及领悟有着积极的意义。另外新型的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其学习能力,上台授课的学生需具备一定的胆量,且必须对教学的内容做到充分的掌握,并采取合适的沟通技巧对其教学内容进行传授[6],因此角色换位法也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技巧,其后续的实践操作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7]。本次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对以上教学方式有着较高的满意程度,通过自

6、学、自排等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合作能力、临场发挥能力以及知识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8],其中沟通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提升最为明显,学生在对患儿、护士、家属等身份的扮演期间,不仅能对其家属以及患者的交集心理以及痛苦进行了解[9],还可对其医护人员的责任进行了解与体会,对其工作的态度与方式进行了领会,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能力[10]。另外该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也使其领悟到家属以及医护人员的不容易,更对其家长的艰辛进行了理解,使其意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对其工作投入

7、更多的耐心、信心、爱心以及责任心,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本次研究组学生在应用角色换位法进行教学后,其理论知识以及动手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组间数据差异,(P综上所述,角色换位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以及满意程度,对其知识点的领悟与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学价值比较明显,对其后续的学习以及工作均有着积极的效果,具有在教学工作中广泛推广的意义。参考文献[1]杨小青,贾莅彦,殷梅等.“角色扮演法”、“角色换位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和探讨[J].卫生职业教

8、育,2012,30(20):80-83.3学海无涯学无止境[2]杨红樱.儿科护理中的“角色扮演法”及“角色换位法”[J].职业技术,2015,12(3):57-58.[3]李秀丽.“角色换位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4(7):145-146.[4]姜钦扬,李岩.“角色换位”在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5(2):69-70.[5]王静.角色换位下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