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高中化学新教材六点体会

使用高中化学新教材六点体会

ID:6209818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6

使用高中化学新教材六点体会_第1页
使用高中化学新教材六点体会_第2页
使用高中化学新教材六点体会_第3页
使用高中化学新教材六点体会_第4页
使用高中化学新教材六点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使用高中化学新教材六点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使用高中化学新教材六点体会  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新教材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下面我谈谈在使用高中化学新教材实践中的体会。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转变教育理念。化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化学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这样一个总目标上,全面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化学课程标准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我们必须反复研读课程标准,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用以指导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驾驭和使

2、用新教材。因此,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1树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充分体验感受,自主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1.2确立在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实践活动中发展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交流与表达能力。51.3确立化学教学要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以获得科学知识为基础,提高技能为目标,精心设计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科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逐步形成严谨

3、求实的科学态度。2.记忆积累,奠定化学基础。5进入高中以后,不少同学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数学的规律性很强,而化学则有些杂乱,要记的东西比较多。其实这并不奇怪,人们从接受启蒙教育开始,就开始学习数学了,从背九九口诀表,到记加减乘除公式,哪一样都需要记忆,在高中以前已基本完成了知识的原始积累。在学习过程中,人们可以用已有的知识进行逻辑思维,寻找其中的规律。化学的启蒙教育始于初中,起步比较晚。同时,初中阶段知识积累比较少,内容比较简单,因而大家普遍感觉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是比较轻松的。但由于知识层次上的显著差距,初中的化

4、学知识远不能满足高中化学的学习需要,因此在高中阶段学生既要进行知识的积累又要探寻其中的规律,表现为高中以后知识量和知识难度均突然增大了,导致一些同学总感到化学要记的东西特别多、特别难。特别是一些学习习惯不太好或不太重视基础、不肯用功去记忆、总想走捷径的同学,成绩出现下滑就不足为奇了。这属于学习阶段跨越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我们要正视并分析,进而有目的地解决它。要明白:规律的掌握来自知识的积累,而知识的积累又依赖合理记忆。正如任何一件新事物的出现,只有人们还不了解它的时候,才会感到它是那么的神秘莫测,但如果你努力接近

5、它,了解它,记住它的特征,慢慢地就会掌握它规律性的东西。3.坚持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指以最少时间和精力,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精心搞好以下两个设计。一是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一般认为,按时间序列把化学课划分为课的开始、课的中心和课的结尾,这样固定的三个部分较合适,这种划分适合于任何一种课型。课的开始,重要的是应该向学生明确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使他们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课的中心部分是一节课的核心,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这部分,所以课的开始和

6、课的结尾都要紧密围绕课的中心来进行。在课的结尾部分,要使学生对所学到知识进行归纳、概括,重点强化,加深理解和记忆,便于使本节课和下节课更好地衔接起来。二是问题设计。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将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高潮迭起。4.教师提问要选择合适的对象和时机。5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提问后要停顿一会儿。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告诉教师,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学生举手则表明他想回答这个问题。每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都会有

7、一些相应的特征,如嘴微张,身体稍前倾,眼睛睁大,或许会抬起头微笑,这都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对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则可能他对这一问题不会。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停顿期间,要寻找这些表现。当学生对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时,提示与探询是必要手段。对学生答案中出现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或者思维方法上的不足,要及时给予提示。要善于运用探询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给出更完整的答案,运用追问、解释等帮助学生回答,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5.利用信息技术增大课堂容量。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解决教学时间紧,内

8、容多,信息量大的矛盾。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教师精心备课,精选习题,师生共同运用一些操作平台软件,设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的运用,能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增强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和合作性,为创造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提供了条件,同时对高密度地掌握知识提供了可能。5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图形不是语言,但比语言更形象和直观,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