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最新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ID:62102302

大小:1.88 MB

页数:77页

时间:2021-04-16

最新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1页
最新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2页
最新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3页
最新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4页
最新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教学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护理第一节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特点临床意义口腔口腔黏膜薄嫩、干燥;<3个月小儿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5~6个月时唾液分泌明显增多易受损伤和感染;不宜喂淀粉类食物;常发生生理性流涎食管食管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新生儿食管长约10cm,1岁约12cm,5岁约16cm,年长儿约20~25cm常发生胃食管反流;插胃管的参考依据第一节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生理性流涎小儿5‾6个月时唾液分泌明显增多,但由于婴儿口底浅,又不能及时吞咽,常发生生理性流涎。多见于6个月以内虚胖的婴儿,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大便呈

2、黄绿色稀便,每日4~5次或更多,无其他症状,食欲好,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常随添加辅食后自然痊愈。生理性腹泻第一节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炎是指口腔粘膜的炎症,可由病毒、真菌、细菌等感染引起,亦可因局部受理化刺激而引起。临床以口腔粘膜破损、疼痛、流涎及发热为特点。第二节口炎发病机理口腔粘膜柔嫩唾液腺分泌少粘膜比较干燥容易损伤发生感染病毒/细菌/真菌感染不当拭擦/饮料过烫/食物过硬/消毒不严免疫力低下口炎患儿的护理【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第二节口炎注意评估患儿家长有无奶具消毒的习惯;有无不适当的擦拭口腔史;患儿有

3、无饮食过热史,有无营养不良等全身性疾病,有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史。健康史【护理评估】身体状况评估患儿口腔黏膜局部表现,如口腔黏膜红肿、溃疡、疱疹的有无及分布范围,有无发热、流涎、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临床常见的口炎包括鹅口疮、疱疹性口炎、溃疡性口炎。【护理评估】鹅口疮病原白色念珠菌年龄新生儿和菌群紊乱患儿病因产道感染或乳头不洁、乳具污染局部特征口腔黏膜覆盖白色乳凝块样片状物,强行剥离后局部黏膜可有渗血表现多无全身症状,患处不痛、不流涎、不影响吃奶辅助检查取白膜少许放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钠1滴,显微镜下可

4、见菌丝和孢子治疗要点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涂1%甲紫或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护理评估】鹅口疮(thrush)疱疹性口炎病原单纯疱疹病毒年龄1~3岁小儿病因传染性强,可引起小流行局部特征齿龈、舌、唇内、颊黏膜处散在或成簇的黄白色小疱疹,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浅溃疡表现常有发热,局部疼痛、拒食、流涎、烦躁、颌下淋巴结肿大辅助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治疗要点为自限性疾病,局部可用疱疹净,继发感染者涂以2.5%金霉素鱼肝油【护理评估】疱疹性口腔炎溃疡性口炎病原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埃希菌等年龄婴幼儿病因机体抵

5、抗力低下,口腔不洁局部特征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表面覆盖纤维素性渗出物,边界清楚,擦后可见溢血的糜烂面表现局部疼痛明显,患儿拒食、烦躁,常有明显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重者可出现脱水和酸中毒辅助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渗出物涂片可见大量细菌治疗要点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0.1%利凡诺溶液清洁,并涂以2.5%金霉素鱼肝油【护理评估】细菌性口腔炎必要时对口腔黏膜渗出物进行涂片检查,结合血常规做出病原学诊断。辅助检查【护理评估】治疗要点清洁口腔局部涂药对症处理继发细菌感染时可用抗生素【护理评估】与抵抗力低下及病

6、原感染有关【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口腔黏膜受损与口腔黏膜炎症及破损有关急性疼痛促进口腔黏膜愈合保持口腔清洁按医嘱正确涂药1【护理措施】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清洗口腔2-4次/日局部涂药清洗时间:餐后I小时左右涂药时间:清洁口腔后正确涂药清洁口腔无菌纱布或棉球置于唾液腺开口处涂药吸干病变表面水分闭口10分钟取出棉球或纱布轻、快、准棉签应是滚动不可磨擦涂药后勿立即饮水、进食小婴儿直接涂药减轻疼痛温凉饮食,避免刺激、涂2%利多卡因2健康指导勤喂温开水,示教清洁口腔、局部涂药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交互感染,均衡营养3【护理措

7、施】防止交互感染指导家长医务人员勤洗手患儿的用物及时消毒鹅口疮患儿乳瓶等应消毒哺乳妇女要勤换内衣疱疹性口腔炎注意隔离体温监测发烧了!怎么办?环境降温措施护理观察指导家长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避免酸、辣、热、粗、硬等食物不能进食者,给予肠道外营养保证能量与水分供给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伴有脱水、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第三节小儿腹泻病因1.消化系统发育未成熟

8、,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活性低2.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多,胃肠负担重3.机体防御功能差(1)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SIgA较低(2)胃酸偏低、排空快(3)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4.人工喂养5.肠道菌群失调-易感因素-感染因素肠道内感染主要病原是: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感染轮状病毒(rotavirus)、埃可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