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尿路感染的中医诊治(2)教学讲义PPT.ppt

最新尿路感染的中医诊治(2)教学讲义PPT.ppt

ID:62122696

大小:619.00 KB

页数:112页

时间:2021-04-17

最新尿路感染的中医诊治(2)教学讲义PPT.ppt_第1页
最新尿路感染的中医诊治(2)教学讲义PPT.ppt_第2页
最新尿路感染的中医诊治(2)教学讲义PPT.ppt_第3页
最新尿路感染的中医诊治(2)教学讲义PPT.ppt_第4页
最新尿路感染的中医诊治(2)教学讲义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尿路感染的中医诊治(2)教学讲义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尿路感染的中医诊治(2)绪论尿路感染是指从尿道口到肾脏的泌尿道任何部位发生的细菌感染的总称。其中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在感染性病人中其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尤其多见于女性,约10-20%的成年妇女均曾患过尿路感染。绪论尿路感染根据受侵犯的部位而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肾多发脓肿和肾周围脓肿、输尿管炎。下尿路感染包括膀胱炎、尿道炎。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解剖上的异常,还可分为复杂性尿路感染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定性诊断如无尿路刺激的症状,一般要求2次中段尿培养的细菌为同一菌种,防止因

2、污染导致的假阳性结果。(二)定位诊断1.临床症状:上、下尿路感染临床症状的主要区别是上尿路感染时有显著的发烧、乏力等全身症状,而下尿路感染则不明显或很轻微。其次是疼痛部位的不同,上尿路感染的疼痛部位在腰部脊肋角,下尿路感染的疼痛部位在耻骨上膀胱区。2.实验室检查:膀胱冲洗后尿培养法,双侧输尿管插管分别采取双侧肾脏及膀胱的尿液做细胞学和细菌学检查,是诊断上、下尿路感染的准确定位方法,但是有创伤及引发或加重感染的弊端定位诊断符合下列指标之一者均提示肾盂肾炎: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烧、寒战、体温升高、恶心、呕吐、肌肉

3、酸痛和末梢血白细胞显著升高等;明显腰痛和腰肋角压痛、叩痛;尿中存在白细胞管型和(或)颗粒管型;尿抗体包裹细菌阳性;尿液NAG酶升高;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升高;肾小管功能损伤,如夜尿增多、低渗尿、低比重尿及肾性糖尿。出现急性肾衰竭、肾周围脓肿、肾乳头坏死等并发症;肾脏表面不光滑、萎缩或双侧大小不一。诊断判断是急性还是慢性肾盂肾炎肾盂肾炎患者存在反复尿路感染史,合并肾小管功能损伤或肾脏形态异常之一者,可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肾脏形态异常:影像学检查提示:(1)肾盂形态异常:肾盂畸形、瘢痕;(2)肾脏表面不光滑、萎缩或双侧

4、大小不一。二、辨证治疗1.膀胱湿热主证:小便频数,灼热刺痛,淋沥不畅,溺色黄赤,少腹拘急,或有寒热、腰痛、口苦、便结、苔黄腻、脉滑数。病机: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则见小便频数灼热刺痛,溺色黄赤;湿热阻滞,下窍不利,则见少腹拘急;若湿热内蕴,邪正相争可见寒热,口苦;腰为肾之府,湿热之邪犯于肾则腰痛,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之象。治法:清热利湿利尿通淋选方: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基本药物:瞿麦15克,山栀10克,车前草30克,通草5克,灯芯草10克,萹蓄10克,滑石15克,甘草5克,大黄10克。若兼外感加薄荷

5、10克,荆芥10克,金银花15克;血尿加白茅根30克,大、小蓟15克;小腹坠胀、小便不利者加香附10克,川楝子10克。经方应用方剂:白头翁汤合蒲灰散加减。白头翁20g,黄连6g,黄柏10g,蒲黄12g,滑石18g,败酱草30g,金银花30g,瞿麦12g。加减:湿热甚者,加山栀子、萆薢、车前子;血尿明显,加大小蓟、地榆;小腹坠胀,小便不利者,加香附、川楝子。2.肝胆郁热主证:尿频急、淋沥不尽、少腹满痛,伴见往来寒热、口苦欲饮,舌红苔黄、脉弦数。病机:肝郁化火,下移于膀胱,故尿频急,淋沥不尽;少腹为肝经所经过之处,肝

6、郁气滞,经脉不利,故少腹满痛;苔黄、脉弦数,皆为肝郁气滞化火之征。治法:清肝利胆通淋选方: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基本药物:龙胆草10克,柴胡6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泽泻10克,通草5克,生地10克,车前草30克。若少腹满痛甚者加王不留行15克,川楝子15克;若久病血瘀者可加红花3克,赤芍10克。经方应用治法:和解清热,利湿通淋。方剂: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5g,黄芩12g,半夏10g,栀子10g,车前草20g,滑石18g,通草6g,炙甘草6g。加减:便秘者加大黄,也可用大柴胡汤加减;腰痛明显加独活、桑寄生;小

7、便红赤者,加白茅根、小蓟。发热明显者,应加大柴胡用量,加金银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名医经验张琪:淋证急性期从少阳、阳明辨治。若少阳外感,膀胱湿热,症见小便频数,点滴而下,尿道灼热刺痛,急迫不爽,尿色黄赤,伴恶寒发热,口苦咽干,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数。治则:疏解外邪,利水通淋。药用柴胡20g,黄芩15g,半夏15g,生石膏50g,瞿麦20g,扁蓄20g,石韦15g,木通15g,车前子20g,大黄5g,甘草10g,水煎服。名医经验若阳明腑实,膀胱湿热,症见小便涩痛,尿色黄赤,五心烦热,或潮热,大便秘结,舌质红

8、,脉滑数。治则:泄热通腑,利水通淋。药用大黄10g,枳实15g,川朴15g,瞿麦20g,扁蓄20g,滑石20g,木通15g,车前子20g,甘草10g,水煎服。3.阴虚湿热主证:尿频尿痛反复发作,小便短赤而涩,低热,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咽干唇燥,舌质偏红,苔黄腻或少苔,脉细数。病机:湿热久蕴下焦,热盛伤阴,湿盛壅遏,化源不足致肾阴受损,虚火内生,故见低热;阴虚火旺,湿热留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