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doc

高一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doc

ID:62156702

大小:1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4-19

高一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doc_第1页
高一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doc_第2页
高一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doc_第3页
高一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一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新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历史组徐孝文[摘要]目前中小学生的厌学心理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解决学生的厌学心理,使学生从厌学转变为乐学、好学将是学校领导、老师的首要任务之一。本文从学生学习时间、校园文化建设、教师评价导向和师生关系四个方面入手探讨农村高中生的厌学心理成因,希望作为学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能引起重视。[关键词]学生;学习时间;校园文化建设;教师评价导向;师生关系有调查指出:“刚入学的五、六岁儿童约有80%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极有自信,而当他们16岁时,这一百分比急降为18%,五分之四的青少年在重新面对学习时会有无力感。"据北京调查发现,“不爱上学

2、”、“害怕老师"的中小学生竟然占了近半数之多。可见,目前中小学生的厌学心理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解决学生的厌学心理,使学生从厌学转变为乐学、好学将是学校领导、老师的首要任务之一。为了了解我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通过对学生课余活动时间、空间,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学习态度,学习目标等方面设计问卷进行抽样调查。分别调查高一、高二学生各150人,其中依据学校按学生成绩分的重点班(A班)和普通班(B班),每个年级在重点班中随机抽样70人,在普通班中随机抽样80人,一共300个样本,回收有效问卷287份。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可能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原因导

3、致,但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学习时间、校园文化建设、教师评价导向和师生关系这些因素对我校学生厌学心理产生重要影响.一、学生学习时间学生学习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质量有重要影响。在此我只是从学校作息时间安排方面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对“学校作息时间安排”觉得“不合理"的占总调查人数57。8%;“觉得课余时间短”占总调查人数31。6,可见我校在作息时间安排上,特别是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不合理。学生在“三点一线"的生活中感到枯燥、死板,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足够的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在学习紧张之余给自己放松、发泄和锻炼身体的机会,没有机会充分自由地展示自

4、己的特长和爱好,学生为之感到压抑。学生首先热爱生活,然后才热爱学习,生活的简单枯燥,必然使学生感到情绪压抑,精神乏力,对学习失去兴趣,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失去战胜的信心和勇气,学生的厌学心理自然产生.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校园环境只是校园文化的一小部分,但它和学生的联系是直接的、紧密的.改善的校园环境,创造宽松、和谐、自由的生活学习氛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改善校园环境,可以增强学校的吸引力,让学生对学校有一种向往。而积极开展第

5、二课堂和兴趣小组活动,可以陶冶情操,健强体魄,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特长,给学生一个锻炼能力的空间,又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热爱科学品质,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对学校学校就有感情,从而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这有助于克服厌学心理。在对“学校留给你发挥特长,锻炼能力的空间"一项调查中,认为“不多”的占总数45。5%,而认为没有的为11%,不难看出,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我校没有一栏学生专用黑板,没有一版学生自己出版的黑板报和墙报。而在课程设置上,虽然举办电脑特长班,艺术生培训班,但其目的还是为了高考,而且每个班级能参加人数才几个人,可谓寥寥无几。校园环

6、境的沉闷,与外面世界的精彩纷呈形成强烈反差,使学校的吸引力下降,催化了学生的厌学心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教师评价导向目前评价学生优劣,一般用考试成绩当作标准,学生也往往把自己每次考试的得分高低看成学习上的“成功”与“失败”的标志。在对“老师对你态度好坏的主要原因”调查中,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原因的占72.3%,而认为“守纪、善良、关心班集体”的仅为18。9%,这侧面反映了目前我们评价学生的标准仍以成绩为标准,为了取得更好的分数,为了取得老师、家长的赞赏,为了赢得同学赞美,学生每天都在超负荷学习,分数的压力使学生面对每一次考试,甚至测验都高度紧张、焦虑,长

7、期的焦虑和“加班加点"使很多学生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失眠、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情绪波动、食欲不振,有的甚至精神恍惚,学生苦不堪言,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学生把自己考试的得分高低看成学习上的成功与失败.但取得成绩只是其中少部分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成绩不理想而产生失败者的心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人都有渴望自己能力和知识得到发展的欲望,如果这种欲望一旦获得满足,就可以成为持久的激励力量。反之欲望受挫,就会损害人的自尊心和创造精神。”中学生正在长知识、追求理想的发展阶段,对精神和理想方面的追求比一般成年人更为迫切,更为强烈,都有想得到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