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4》、《坐井观天》精读引领课.doc

《识字4》、《坐井观天》精读引领课.doc

ID:62157972

大小:2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4-19

《识字4》、《坐井观天》精读引领课.doc_第1页
《识字4》、《坐井观天》精读引领课.doc_第2页
《识字4》、《坐井观天》精读引领课.doc_第3页
《识字4》、《坐井观天》精读引领课.doc_第4页
《识字4》、《坐井观天》精读引领课.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识字4》、《坐井观天》精读引领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识字4》13.《坐井观天》园地四(读读记记)备课人:寿光市田柳镇朱崖小学李法美【课型】精读引领课【教学目标】1.认识3+9个生字,能通读课文。2.初步感知成语特点,并有积累、背诵成语的兴趣。3.读成语故事,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能从成语中学习简单道理。4.尝试续编青蛙和小鸟的第四次对话.【教学重点】1.认识3+9个生字,能通读课文。2.读成语故事,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能从成语中学习简单道理。【教学难点】1.读成语故事,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能从成语中学习简单道理。2.初步感知成语特点,并有积累、背诵成语的兴趣.【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2、【课前准备】ppt课件、学生自主识记识字4与13课生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3+9个生字,能通读课文。2.初步感知成语特点,并有积累、背诵成语的兴趣。【教学过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导入园地四成语,多种方式展示读,初步感知成语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2。介绍成语的特点(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一般由四个字组成,但也有三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成语的来源有以下几种: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口头俗语等)。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成语,并尽量讲出该成语的相关故事.二、出示成语,随文识字1。今天我们要

3、学习的成语就与故事有关,出示识字四的成语,不带拼音,你能认识哪几个?请学生认读,如出现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可让该生领读。2。出示拼音,自由认读,难记的字多读几遍.让学生小组交流会认的字,并说说识记的方法。在学生归纳时加以引导和提示,复习以前学过的认字技巧。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出示课后“我会读"词语,指名学生读,对学生认读有困难的字重点指导。三、读成语故事,感知成语特点1。出示“拔苗助长”“一叶障目”小故事,师生一起读故事,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故事中隐含的寓意。(让学生自己分析故事中的人物,除了可笑之外还有什么特点。)2。在我们的课文中也有这样一个故事,那就是“坐井观天".提问:看到这个

4、成语,你会想到什么?(预设:“观”是什么意思?谁坐在井中“观”天?看到了什么样的“天”?)3。出示课文《坐井观天》,让学生自由小声朗读课文,要求一定要认真读,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4。检查自读情况.指名展示读,分小组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5。自读测试.结合两幅插图,说说课文的大致内容。青蛙坐在,小鸟从来。青蛙说天不过__________大,小鸟说天__________,大得很哪!四、再度激趣,能力提升1。看图编成语故事。出示管中窥豹图片。2.自己再去找一些成语故事读一读,在展示台的故事会中进行读故事比赛。【教学反思】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附:一叶障目,不见泰

5、山: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门路。他读到一本书,书上说:“谁得到螳螂捕蝉时遮身的那片树叶,别人就看不见了。”他信以为真,整天在树下抬头望着.嘿!他终于看到了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树叶后面,正准备捕捉知了呢!他连忙把那片树叶摘下来.不料那片树叶掉下来,混在地上的落叶里,再也辨认不出了.他只好把所有的树叶扫回家来,一片一片地试。他把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妻子总是说:“看得见!”后来,妻子被他问得厌烦了,随口答了一声:“看不见!”他马上带着这片树叶,当面去取人家的东西,结果被人家扭送到衙门去了.县官经过审问,忍住笑,说:“你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呀!

6、”拔苗助长: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往上长。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办法帮助它们生长。"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地拔,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他回到家里,十分疲劳,气喘吁吁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我帮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他的儿子听了,急忙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读成语故事,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能从成语中学习简单道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尝试续编青蛙和小鸟的第四次对话。【教学过程】一

7、、再读课文,质疑课题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的成语,也认识了坐井观天的青蛙,“观天”的除了青蛙,还有谁?它认为“天"有多大?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它们两个碰到一起会怎样?(争论)我们一起看看它们是怎么争论的.2。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二、精读课文,理解寓意1。让学生看插图演读第一次对话,明白故事的开端。分角色朗读:请男孩子扮演小青蛙,女孩子扮演小鸟,把课文第2—3自然段读一读。指导朗读,发挥想象。(加词练习,体会语气,指导用叙述的语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