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胸腹部穴位课件教学讲义ppt.ppt

最新胸腹部穴位课件教学讲义ppt.ppt

ID:62180753

大小:1001.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21-04-20

最新胸腹部穴位课件教学讲义ppt.ppt_第1页
最新胸腹部穴位课件教学讲义ppt.ppt_第2页
最新胸腹部穴位课件教学讲义ppt.ppt_第3页
最新胸腹部穴位课件教学讲义ppt.ppt_第4页
最新胸腹部穴位课件教学讲义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胸腹部穴位课件教学讲义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胸腹部穴位课件膻中DanzhongRN17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作用:宽胸降气,宣肺通乳。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心悸,乳少,呕吐,噎膈。应用:咳喘配天突、肺俞、定喘;呕吐、呃逆、噎膈配膈俞、中脘、气海;产后缺乳配乳根、少泽。操作:平刺0.3~0.5寸。备考: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穴。中脘ZhongwanRN12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取法:胸剑联合与脐中连线中点。作用:和胃理气,通腑化滞。主治:胃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泄泻,黄疸,癫狂。应用:急性胃痛、呕吐配梁丘、内关;胃脘痛、吞酸配胃俞、太冲、三阴交、公孙;脘腹

2、胀满配气海、足三里、百会。操作:直刺1~1.5寸。妊娠3个月后慎针灸。备考:胃募穴;八会穴之腑会穴;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与任脉交会穴。气海QihaiRN6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作用:益气升阳,补肾调经。主治:腹痛,泄泻,便秘,痢疾,遗尿,疝气,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虚脱,虚劳羸瘦。应用:脾虚腹痛、泄痢配足三里、脾俞、天枢、上巨虚;月经不调配中极、带脉、肾俞、三阴交;疝气配关元;(《席弘赋》)遗精配三阴交。操作: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针灸。关元GuanyuanRN4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作用:培补元气,益肾

3、调经。主治:遗尿,尿频,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孕,中风脱证,虚劳羸瘦。应用:中风脱证配神阙隔盐灸;虚劳羸瘦配足三里、脾俞、大肠俞;月经不调(冲任不固)配三阴交、血海;阳萎、遗精配大赫、肾俞、次髎;泄痢不止、五更泄(肾阳虚衰)配太溪、肾俞。操作:直刺1~1.5寸。孕妇慎针灸。备考:小肠募穴,足三阴与任脉交会穴。第四节阴阳(一)阴阳是类证的纲领阳证--表、热、实阴证--里、寒、虚“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一言以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景岳全书》(一)阴证凡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

4、阴证。临床表现:面色暗淡,精神委靡,身重蜷卧,形寒肢冷,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脉沉迟或弱或细涩。(二)阳证凡符合“阳”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阳证。临床表现:面色红,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声高气粗,口干渴饮,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黑甚起剌,脉洪大数滑实。二、真阴不足与真阳不足真阴不足:虚火时炎,面白颧赤,唇若涂丹,口燥,知干红无苔,咽干心烦,头晕眼花,耳鸣,腰腿酸软无力,骨蒸盗汗,恶梦遗精,二便秘结,手足心热,脉数无力等。真阳不足:面白恍白,唇舌色淡,口中和,喘咳身肿,自汗,头眩,水欲食,腹大胫肿,肌冷便溏,或五更泄泻,阳萎精冷

5、,两足萎弱,脉大无力等。王氏说:“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热之不热,是无火也,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沈金鳌:“审是火虚,右尺必弱,只宜大补真元:   审是水虚,脉必细微,只宜大补真阴.”三、亡阳证与亡阴证一、亡阳证:是指体内阳气极度衰微而表现出阳气欲脱的危重证候成因:大汗、大失血等亡阳久病阳气衰微临床表现: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神情淡漠,肌肤不温,手足厥冷,呼吸气微,面色苍白,舌淡而润,脉微欲绝等亡阳证与亡阴证二、亡阴证:是指体液大量耗损,阴液严重亏乏而表现出的危重证候成因:壮热耗津、大吐大泻等严重烧伤临床表现:汗热味咸而粘,如珠如油,身灼肢温,虚烦躁扰,口渴欲饮

6、,皮肤皱瘪,小便极少,面色赤,唇舌干燥,脉细数疾等亡阴亡鉴别表亡阴亡阳汗汗热,味咸,粘稠汗冷,味淡,微粘四肢温和厥冷舌象红干白润脉象细数无力微细欲绝其它身热,烦躁不安,口渴,喜冷饮身冷,蜷卧神疲,口淡,喜热饮亡阴与亡阳的现代认识亡阴与亡阳见于危重病。亡阴多见于高热汗多,或呕吐过度,脱水、失血等体液代谢紊乱时。亡阳则多见于休克等急性血液循环障碍时。有人认为亡阴、亡阳的出现,与机体的体质及当时之反应状态有密切关系。亡阴与亡阳到最后都转为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缺氧、代谢障碍及酸中毒,以致危及生命。八纲证候间的关系一、证候相兼:八纲中的八类证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证候的描述1

7、、表里与寒热虚实寒热虚实表表寒证表热证表虚证表实证里里寒证里热证里虚证里实证表里与寒热虚实的关系表寒证: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表热证:恶寒轻,发热重,咽痛,咳黄痰表虚证:恶风发热,有汗,脉浮缓而无力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甚喘,身疼痛治则简介表寒证--辛温解表表热证--辛凉解表表虚证--扶正解表表实证--发汗解表表里与寒热虚实的关系里寒证:面白,腹部冷痛,喜温,小便清长里热证:面红,口干苦,喜冷,小便短赤里虚证:气短神疲,腹痛喜按,食少便溏里实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胀满便闭治则简介里寒证--温里散寒里热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