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选择题汇编.docx

春望选择题汇编.docx

ID:62249339

大小:16.5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4-22

春望选择题汇编.docx_第1页
春望选择题汇编.docx_第2页
春望选择题汇编.docx_第3页
春望选择题汇编.docx_第4页
春望选择题汇编.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春望选择题汇编.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春望》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5?抚顺)选出对杜甫《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试题中的“望”字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诗人观望到“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家人团聚B.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战乱中诗人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之情D.尾联中写“白头”,而且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并非写实,而是用夸张手法突出自己的苍老之态2、(2015?铁岭)选出下列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作者当时被叛军掳至长安。B.首联描写了作者到长安后

2、看到的残破不堪、乱草丛生的悲凉景象。C.“家书抵万金”既写出了家书难得的现实,也表达了作者希望战乱早日平息,盼望得到家人消息的迫切心情。D.尾联叹息衰老,直接抒发了作者强烈的忧国忧民和思亲之情。3、对《春望》诗句理解分析错误观点的一项是()A.首句写望中所见,"草木深"写出了景色的秀美,令人爽心悦目。B.颔联分写,诗人融景生情,见了花鸟反而坠泪惊心。C.颈联写因战火不断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迫切心情。D.尾联用一个细节写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心情。4、下面对《春望》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B.在颔联中,诗人

3、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5、对下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城春草木深”写出了长安沦陷后的残败景象。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是诗人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说自安史之乱以来,战火不断,家人的平安让人倍加惦念,以夸张手法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家人的强烈思念。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的“白头”是虚写,其时诗人才45

4、岁,以夸张手法抒写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6、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A.这首五言律诗,前两联写“感时”,后两联写“恨别”,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B.首联言明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着一“深”字,叫人满怀凄然。颔联以一特写镜头,将无情的花鸟化为有情,更突出了诗人悲痛之深切。C.一个“望”字统领了前四句的内容。诗人的视域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像也由部分到整体,由浑浊到清晰。D.颈联结构工整,感情浓郁,表现了诗人在消息隔绝又盼家书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尾联以诗人的情态作结,用一“搔”字,更显示了其愁苦之心。7、以下对诗歌《春望

5、》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残破不堪,山河并没有被破坏;春天降临到长安城,因长久无人料理导致乱草丛生。这一联在写景中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遭到破坏以后的失望之情。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头”是写实,“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这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8、对《春

6、望》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自己。作者看到的是战乱中的春景,一片苍凉,感伤国事,见花落泪,闻鸟而惊心。B.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的妻子,在这战乱连绵的日子,期盼外出游览的丈夫早写信来。簪,妇女束发的首饰。C.作者所经历的这场战乱,是指唐代的藩镇割据。D、“烽火连三月”,意指战争接连打了三个月,入侵者是吐蕃人。9、对“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B.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国破”

7、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D.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句中的“国”.“山河”.“城”.“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见的景物。10、请选出对杜甫《春望》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A.“草木深”表面上是写春天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