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提问有效性策略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提问有效性策略探究

ID:6230530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高中历史教学提问有效性策略探究_第1页
高中历史教学提问有效性策略探究_第2页
高中历史教学提问有效性策略探究_第3页
高中历史教学提问有效性策略探究_第4页
高中历史教学提问有效性策略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教学提问有效性策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教学提问有效性策略探究  摘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教学法是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获得知识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怎样进行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大有学问的重要环节。作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提问策略有效性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互动交流。课堂提问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课堂提问的设置十分关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

2、性,是我们在深化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我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从以下方面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一、提问要控制等待时间,把握时机5根据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学习的理想条件是要对新输入的信息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差距,给予适当调整。这样,新信息能纳入已有认知结构中,并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新的认知结构又作为高一级学习的基础,这样,认知结构得到逐级发展和完善。为此,当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教师要恰当地把握等待的时间。一般来讲,如果在高二的复习课上,目标是让学生从记忆中检索有关信息,所设计的问题都是有关知识记忆的问题,等待时间可较短些;如果问题设

3、计的目的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并创造性地回答问题,等待的时间就应稍长一些。二、提问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富有启发性及精妙的课堂提问,能够激活学生的好奇心,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历史奥秘的乐趣,甚至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探究中体验成功与失败,丰富情感体验。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缺乏自学能力。笔者从教多年,非常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上课时允许学生“提问”老师。笔者抓住时机,展开讨论,最后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例如在一次做堂上练习,笔者用了明清三大思想家顾炎武《日知录》中的一段话:“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

4、下治之。”有的学生举手提出问题:进步思想家顾炎武为何提出官位世袭这样的观点?让学生讨论,笔者再分析原因,指出这是顾炎武思想的局限性,使学生学会评价思想观点要一分为二,即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从而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提问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5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设计问题时要有创造性,不能再拘泥于旧问题模式:答案唯一、观点正统、鲜明的阶级性。如某年全国高考题“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①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②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那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5、这类问题答案不唯一,观点不统一,很有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注意设计这类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讲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有人说中国资本主义是欧美风雨的产物,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否?并说明理由。”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同时要注意,教师在评价这类问题的答案时,不能说谁错,只能说谁的理由更充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提问宜多样化忌公式化5有些年轻教师意识到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也积极提问以期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然而因其设计的问题过于公式化,如原因(背景)是什么?结果如何?有什

6、么意义?等等,千篇一律导致不能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有可能导致课堂教学中学生被一个个问题“牵”着走,看起来气氛活跃,其实并未真正掌握求知的主动权。另外,在课堂上历史教师如何掌握和控制提问的时机、提问的频率、提问的时间及提问后的等待时间等将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效果。在一节课的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紧张程度是不同的,教师应抓住时机采用不同方式提问。学生学完一个知识点后,此时思维仍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说明性和评价性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设计连线型问题,让学生连连看,从而检查学生对新知识是否已经理解了。快要下课时,教师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或让学生设计表格的方式,设计一些总结性

7、的问题,例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和地位,这有助于学生把握整节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与下节内容有关的问题,如儒家思想到明清时期的地位又将如何呢?或请学生回家后上网查阅有关宋明理学发展的情况,促使学生课后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课堂教学往往有其独特性、灵活性和难以预料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课堂提问,不但要讲究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教师在设计提问时,一定要遵循提问原则,从教学实际需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